硫酸亚铁晶体(FeSO4·7H2O)在医药上作补血剂。某课外小组测定该补血剂中铁元素的含量。实验步骤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证明步骤①滤液中含有Fe2+的方法是先滴加KSCN溶液,再滴加 ,该过程的现象为: 。
(2)步骤②加入过量H2O2的目的: 。
(3)步骤③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4)步骤④中一系列处理的操作步骤:过滤、 、灼烧、 、称量。
(5)若实验无损耗,则每片补血剂含铁元素的质量 g。
(6)该小组有些同学认为用KMnO4溶液滴定也能进行铁元素含量的测定。
(5Fe2++MnO4—+8H+→5Fe3++Mn2++4H2O)
①实验前,首先要精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KMnO4溶液250mL,配制时需要的仪器除天平、玻棒、烧杯、胶头滴管外,还需 。
②上述实验中的KMnO4溶液需要酸化,用于酸化的酸是 。
a.稀硝酸 b.稀硫酸 c.稀盐酸 d.浓硝酸
③滴定到终点时的颜色为 色。
(7)正常人每天应补充14mg左右的铁。其中绝大部分来自于食物。如果全部通过服用含FeSO4·7H2O的片剂。来补充铁,则正常人每天服需用含 mgFeSO4·7H2O为片剂。
(1)氯水(或双氧水、稀硝酸等合理氧化剂)(1分)现象:或溶液由浅绿色变为血红色(1分)
(2)将Fe2+全部氧化为Fe3+(2分)
(3)Fe3++3OH—→Fe(OH)3↓(或Fe3++3NH3·H2O→Fe(OH)3+3NH4+)(2分)
(4)洗涤、冷却(各1分,共2分) (5)0.07a(2分)
(6)①250mL容量瓶(1分)②b(2分)③紫(或紫红)(1分) (7)69.5mg(2分)
题目分析:由流程图可知,该实验原理为:将药品中的Fe2+形成溶液,将Fe2+氧化为Fe3+,使Fe3+转化为氢氧化铁沉淀,再转化为氧化铁,通过测定氧化铁的质量,计算补血剂中铁元素的含量。
(1)Fe3+遇KSCN溶液显红色,该现象用于检验Fe3+存在,可以加入氧化剂将Fe2+氧化为Fe3+。检验Fe2+可以先滴加KSCN溶液,溶液不变色,再滴加氯水或双氧水,溶液由浅绿色变为血红色,说明含有Fe2+。
(2)双氧水具有氧化性,酸性条件下能将Fe2+全部氧化为Fe3+,同时生成水,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Fe2++H2O2+2H+=2Fe3++2H2O。
(3)步骤③是将Fe3+转化为氢氧化铁沉淀,反应离子方程式为Fe3++3NH3•H2O=Fe(OH)3↓+3NH4+。
(4)步骤④中一系列处理是由氢氧化铁悬浊液最终转化为氧化铁,需要过滤、洗涤的氢氧化铁,然后灼烧生成氧化铁,冷却后称量氧化铁的质量。
(5)ag固体是氧化铁,则根据铁原子守恒可知,每片补血剂含铁元素的质量。
(6)①精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KMnO4溶液250mL,配制时需要的仪器除天平、玻棒、烧杯、胶头滴管外,还需要250mL容量瓶。
②硝酸是氧化性酸,能和亚铁离子反应,生成铁离子,不能用硝酸酸化。高锰酸钾溶液能氧化盐酸生成氯气,不能用盐酸酸化,实验应该用稀硫酸酸化,答案选b。
③高锰酸钾为紫色,当滴定到终点时,Fe2+被完全氧化,加入的最后一滴高锰酸钾不反应,溶液的颜色为紫色。
(7)14mg铁即为FeSO4•7H2O片剂中铁的质量,所以需要FeSO4•7H2O片剂质量为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综合性强,贴近高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清楚实验原理是解题的关键,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与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