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患者女,45岁,1年前开始逐渐出现颈后酸痛不适,双手麻木,不灵活,使用筷子困难。行走时有踩棉花感,易跌倒。查体:前臂外侧痛觉减退,四肢肌张力增高,双Hoffmann试验(+),踝阵挛(+),Babinski(+)。辅助检查:X线检查见颈5~6生理曲度消失,局部轻度后凸畸形,间隙狭窄,增生硬化;椎管矢状径15mm。

临床初步诊断().

A.神经根型颈椎病

B.肌萎缩型侧索硬化症

C.脊髓型颈椎病

D.脊髓空洞症

E.胸廓出口综合征

F.椎动脉型颈椎病

答案

参考答案:C

解析:1.脊髓型颈椎病有部分患者的症状容易和神经根型颈椎病、神经科或内科疾病相混淆。临床上应结合主诉、症状、体征及颈椎X线片等进行分析,以作出早期诊断:①40岁以上,有外伤史,结合上述症状及体征,可考虑为本病。②病变节段不如神经根型明确,亦可多节段性,多为慢性发病,多数患者的症状逐渐加重,部分患者病情发展较快。③病情发展到锥体侧束病变时,下肢发软、力弱或行走费力等;病变累及脊髓丘脑束时,患者多有胸背部以下感觉差或有麻木感;颈髓灰质前、后角发生病变时,局限于上肢肌力减弱和肌肉萎缩,后者以上肢远侧手部小肌肉较明显;横贯型病变的病例可出现躯干部传导性痛觉损害区,需作胸背部详细检查。④腰穿行脑脊液动力检查。可见有不同程度的梗阻表现。⑤肌张力可能增高,腱反射(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髌腱、跟腱反射)可亢进。常可引出病理反射,如霍夫曼征(Hoffmann征)、巴宾斯基征(Babinski征)等阳性,甚至可出现踝阵挛和髌阵挛。⑥颈椎X线片检查,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或向后成角或椎体后移,颈椎骨质增生或椎体后缘有明显的骨质增生突向椎管内,椎间隙狭窄,椎间孔缩小。脊髓造影、造影剂在颈椎间隙部分、完全受阻,可确定病变部位和受压情况)。⑦CT和MRI可用于脊髓型颈椎病诊断及鉴别诊断。 2.MRI图像如一幅脊髓及其周围组织的纵向剖面解剖图可使局部的病变一目了然,所以每个病例均应争取选用,这不仅对颈椎病的诊断分型至关重要,且为手术的决定、手术部位的判定及术式的选择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3.椎动脉造影是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检查方法之一。一般用于临床上考虑为椎动脉型颈椎病,但并不十分肯定;或者当椎动脉型颈椎病保守治疗无效,准备施行手术治疗时,应当进行椎动脉造影,以明确椎动脉是否因椎间盘突出,钩椎关节骨刺的压迫或刺激,造成了椎动脉的扭曲、痉挛、变细、梗阻,或者椎动脉有无畸形及动脉硬化等,另外还可以观察椎动脉的异常改变与颈椎活动的关系。 4.手术指征选择:①急性进行性颈髓受压症状明显、经临床检查或其他特种检查(MRI、CT检查等)证实者,应尽快手术。②病程较长症状持续加重而又诊断明确者。③脊髓受压症状虽为中度或轻度但经非手术疗法治疗1~2个疗程以上无改善而又影响工作者。 5.脊髓型椎间盘压迫,摘除椎间盘,减压植骨,坚强内固定。 6.颈椎管狭窄的患者脊髓受压,典型表现是四肢无力。 7.颈椎病分型指临床症状分型,而椎间盘突出型为病理改变。 8.颈椎病中神经根型颈椎病最多见,发病率达50%~60%。 9.①颈肩部疼痛和手指麻木感,疼痛为根性病变的主要症状。急性期患者活动头颈部可以引起颈、肩、臂部痛,或呈上肢放射痛,常伴手指麻木感,晚间疼痛加重,影响休息。少数患者为防止触碰颈部加重症状,用手保护患部。对急性发病患者,需注意检查是否为颈椎间盘突出病变。慢性发病患者多感颈部或肩背部酸痛,上肢根性疼痛或指端有麻木感。此外尚有上肢肌力减弱、肌肉萎缩。部分患者患肢可呈现肿胀,皮肤呈暗红或苍白色。风寒及劳损可为发病的诱因,部分患者无明显诱因而逐渐发病。臂丛神经根部不同病变部位引起不同的疼痛区:颈5神经根病变其疼痛区为三角肌分布区,颈6神经根病变,向三角肌部及前臂桡侧及拇指放射;颈7神经病变,沿上臂及前臂后方向中指放射;颈8神经根病变,沿上臂及前臂内侧向无名指、小指放射;而胸椎的神经根病变引起上臂内侧疼痛。②肌力减弱,上肢肌力减弱为运动神经受损引起的症状,表现为患者持物时费力,部分患者持物时易脱落。肢体骨骼肌由2根以上的神经共同支配,单独神经受损表现为轻度肌力减弱,主要的神经根受累可出现明显的运动功能障碍。③颈部肌肉紧张,颈椎病患者常有颈部发板的症状。颈神经根受到刺激,可反射地引起所支配的颈、肩部肌肉张力增高或痉挛。在急性期,检查多可现患者后颈部一侧或双侧肌肉紧张,局部有压痛。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