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文,完成题目(17分)

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词(4分)

(1)日光下 (            )           (2)悄怆 (           )

(3)水尤清(           )             (4)斗折蛇行(             )

小题2: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意思相同的的一项是(   )(3分)

A.清:水尤冽以其境过

B.可:不知其源明灭

C.而:潭西南望乃记之

D.以: 卷石底其境过清小题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6分)

(1)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

(2) 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小题4:本文多角度描写景物,请从景物描写角度品味下面句子的精彩之处(4分)

句子:日光下彻,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答案

小题1:(1)通“彻”,穿过,透 (2)寂静得让人感到忧伤 (3)寒冷 (4)像北斗七星那样

小题1:B

小题1:(1)谭用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起来,高出水面。(2)鱼儿忽然间游到远处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似乎在和游人互相玩乐。

小题1:采用动态和静态描写的方法,具体写出潭中鱼的静态和动态的情景,突出谭中鱼活泼欢愉之趣;运用虚实结合手法,实写鱼,虚写潭水之清澈见底;通过描写潭中鱼,侧面衬托潭水的清澈。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意思的能力。理解词语的意思,除了要根据具体的语境,同时还要注意一些字的特殊用法,比如“彻”为通假字。“斗”为名词作状语的。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意思的能力。A、清冽,冷清。B、能够,能够。C、修饰,顺承。D、相当于“而”,因为。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时,除了抓住“以为、以、俶尔、似”等关键词语,有时还要注意补充出句子的省略成分以及语句的流畅。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品味语句的能力。从“动静结合的方法以及虚实结合的方法”两个角度来品味即可。

单项选择题
问答题

甲公司与龙某签订一投资合同,约定:双方各出资200万元,设立乙有限责任公司;甲公司以其土地使用权出资,龙某以现金和专利技术出资;龙某任董事长兼总经理;公司亏损按出资比例分担。双方拟定的公司章程未对如何承担公司亏损作出规定,其他内容与投资合同内容一致。乙公司经工商登记后,在甲公司用以出资的土地上生产经营,但甲公司未将土地使用权过户到乙公司。
2000年3月,乙公司向丙银行借款200万元,甲公司以自己名义用上述土地使用权作抵押担保。同年4月,甲公司提出退出乙公司,龙某书面表示同意。2003年8月,法院判决乙公司偿还丙银行上述货款本息共240万元,并判决甲公司承担连带清偿责任。此时,乙公司已资不抵债,净亏损180万元。另查明,龙某在公司成立后将120万元注册资金转出,替朋友偿还债务。
基于上述情况,丙银行在执行过程中要求甲公司和龙某对乙公司债务承担责任。甲公司认为,自己为担保行为时,土地使用权属乙公司所有,故其抵押行为应无效,且甲公司已于贷款后1个月退出了乙公司,因此,其对240万元贷款本息不应承担责任;另外乙公司注册资金中的120万元被龙某占用,龙某应退出120万元的一半给甲公司。
要求:根据以上事实,回答以下问题:

乙公司、甲公司和龙某对丙银行的债务各应如何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