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改错题

长征是中国历史上波澜壮阔的诗史,它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为纪念长征,某校准备举办一次主题实践活动,并设计了回顾长征、重走长征、感悟长征的系列活动,请你参加: 回顾长征:

(1)红军为什么要进行长征? (4分)

(2)长征途中召开的什么会议成为中 * * 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该会议的主要内容是什么?(4分)

(3)重走长征:请同学们在上图中画出中央红军长征路线(4分)

(4)感悟长征:做为一名中学生,请你谈谈如何传承长征精神。(4分)

答案

回顾长征:

(1)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2分);博古等人执行王明“左”倾路线(2分)

(2)遵义会议(2分)、确立了以毛 * * 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2分)

重走长征:(3)瑞金到遵义(1分);四渡赤水(1分);贵阳到卢定桥(1分);卢定桥到吴起镇(1分)

感悟长征:(4)只要学生回答观点正确,并言之有理可得4分。 

题目分析:第(1)题考查了历史上红军进行长征的原因,这需要分析当时的历史背景。1933年10月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动员近100万国民革命军围剿各中 * * 党控制的农村根据地,并以50万兵力重点进攻中央苏区。但是由于王明和博古等人受“左”倾思想的影响,实行军事冒险主义。由于军事指挥失误,红军付出重大伤亡,也未能粉碎敌人的“围剿”。党中央被迫放弃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

第(2)题提到的“中 * * 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的会议是1935年在贵州遵义召开的遵义会议。遵义会议集中全力解决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取消了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肯定了毛 * * 的正确主张。这次会议确立了毛 * * 同志在党和红军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中 * * 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 * * 党从幼年达到成熟。

第(3)题考查了红军长征经历的主要地方。红军长征从1934年10月17日中 * * 和中央红军从瑞金出发开始,至1936年10月22日红二、红一方面军会师结束,历时两年零五天。其中所走的主要路线为:瑞金→遵义→胶平渡→安顺场→卢定桥→雪山草地→毛儿盖→静宁→吴起镇→会宁,按长征时的行政区划和习惯称谓,红军长征经过了11个省,总里程约为两万五千余里。

第(4)题需要先知道什么是“长征精神”。 红军指战员在长征途中表现出了对革命理想和事业无比的忠诚、坚定的信念,表现出了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的无产阶级乐观主义精神,表现出了顾全大局、严守纪律、亲密团结的高尚品德,这些构成了伟大的长征精神。这些精神中学生都可以把它们运用在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

填空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