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

A.本周以来,美国国际集团(AIG)分红事件连续多日占据美国各大媒体头版头条,政府国会口诛笔伐,广大民众义愤填膺,甚至有人已经发出死亡威胁,大有不杀不足以平民愤之势。(《我有一个梦想》)

B.陈力丹认为,两会新闻报道要提高,除了媒体自身需要提高外,讨论更多与老百姓切身利益休戚相关的议题才是根本,这样,不需要过多的娱乐新闻,老百姓也会热切地关注两会。(《我有一个梦想》)

C.温 * * * * 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阐述共克时艰的信心时,连续用了8个“来自”,其中一条便是“来自中 * * 坚忍不拔、发愤图强的伟大精神力量”。(《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D.随着大学培养的毕业生越来越多,人们是真的变得更聪明了,抑或对高雅文化只是浅尝辄止,却对文化垃圾狼吞虎咽?人们的文化品位是越来越高雅,还是越来越浅薄无知?(《咬文嚼字》)

答案

答案:B

不定项选择 案例分析题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26岁,研究生毕业。 案例介绍:求助者毕业后被一家合资公司录用,工资待遇较高。但是部门主观对下属要求十分严格,动辄发火训人。求助者由于业务不熟,在上班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出过几次错误,被主管多次训斥。于是心情不好,想辞职,但又觉得找到这份工作不容易,所以心里很忧郁。无奈之下,前来求助。 以下是心理咨询师和求助者的一段咨询对话: 求助者:我现在早上去上班,心里就发憷。 心理咨询师:这种感觉是怎样产生的 求助者:因为一进办公室又要看到主管的脸色,不知道他又会说出什么伤人的话。我真是觉得这家公司不能再待下去了。 心理咨询师:主管会说出什么样的话 求助者:他骂我是垃圾、废物,说我做事不动脑筋。 心理咨询师:噢,听到这种话我也会不舒服的。那么他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呢 求助者:我业务工作没做好的时候。 心理咨询师:他给你具体指出哪些地方没做好吗 求助者:是的。 心理咨询师:你改过以后,他是否还训你 求助者:当然不训了,可是一旦发现别的地方出错又是一顿数落。我长到这么大,从未有人这么对待过我,这谁受得了!真想辞职,又下不了决心。

心理咨询师开始时间“这种感受是怎样产生的?”使用的技术包括()。

A. 参与性技术

B.具体化技术

C.影响性技术

D.同理心技术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