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自山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山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zhǔ)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小题1:下列划线字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     )(4分)

A.沿溯阻哀转久

B.于夏水襄陵每晴初霜旦

C.则湍绿潭留蚊于帐中

D.非亭午夜分山峡七百里中小题2:文章写三峡春冬景色时,既描写了“                       ”的静景,也描写了“                      ”的动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2分)

小题3:翻译下列句子。(3分)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小题4:对文章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写三峡之水,突出了其不同季节的特点。

B.文章使用了大量极富表现力的骈散句,语言清新俊逸。

C.文章的第二段关于三峡江水的描写与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有异曲同工之妙。

D.文章布局自然,先写山,后写水,突出了三峡山高水险的特点。

答案

小题1:B C (4分)

小题1:素湍绿潭,回清倒影(1分)   悬泉瀑布,飞漱其间(1分)

小题1:如果不是正午和夜半,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3分,,每少或错一个重点词语,扣0.5分)

小题1:A(3分)

小题1:A:断/消失 D:如果/从

小题1:这是文言文中内容理解考点。学生筛选并提取文言文阅读语料中的信息,是建立在文章理解基础上的考查方式,促进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达到读懂读通的目的,能够用原文的材料来解决问题。这里学生应理解景物描写中的写静景和动景的内容。

小题1:这是考查对文言文句子的理解和翻译。翻译句子时,第一步:联系语境明大意。联系具体语境,把握句子大意,写出主干。第二步:字句落实莫疏漏。注意重要实词、虚词,看清语法现象,如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偏义复词等;明确特殊句式如省略、倒装、固定句式等。第三步:翻译句子要得法。文言文“六字翻译法”:留、替、补、删、移、猜。“留”,指凡朝代、年号、人名、地名、官职等专有名词,皆保留不动;“替”,将单音词换成现代汉语双音词,将词类活用词换成活用后的词,将通假字换成本字……凡该换的,一律换之;“补”,即补出所省略或隐含的内容,特别是对省略句;“删”,指删去那些无意义或没有必要译出的虚词;“移”,指把文言句中特殊句式按现代汉语要求调整过来;“猜”,指文言句中多义实词、带修辞的句子,要根据上下文灵活猜测处理。第四步:隐性失分要避免。回顾原文,检查是否符合语境——“看”;再读一遍,保证句子准确通顺——“念”;誊上卷子,字迹清楚端正无误——“写”。重点词语“自、亭午、夜分、曦、月”理解要精准。

小题1:A中应是按“夏春冬秋”的顺序来写水的特征,因为三峡最以“水”的特征为突出,三峡夏季水的特征又是最有名的。A的说法不正确。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以下题目

品牌价值的塑造

在传统短缺经济下,物质产品的生产,是整个社会经济系统的核心。因为在人类大部分历史上,物质极其匮乏,人们的生产能力无法满足人类除生存以外的需求,一切同生存无关或者关系不大的行业,都被扼杀和抑制。

现代科技从两个方面为人类打开了满足基本生存以外需要的道路。一个是矿物能源的利用,使人类的制造能力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第二,是科学进步,特别是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进步,使人们在强大能源支持下,制造物品和物质的能力有了巨大提高。这种提高,主要表现在制造的低成本、快速性、灵活性和非人化。所谓非人化,即制造行业和制造过程中,大量工作已经摆脱对人类体力和技术的依赖。人类第一次,通过信息技术和自动化技术,面临着一个不需要体力生产的社会。在这个新的社会当中,物质生产远远超过了人的生理需要与消费能力。人类物质生产,可以超越能力已经简单的生存需要,而根据人类的多种需要进行。

这就导致生产高质量的产品,已经不再是社会对企业的标准要求,相反,推出能够符合消费者需要的价值,并且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提供的发展空间成为企业主要的使命。

一个明显的例子是发生在中国饮料需求市场上。中国最大的市场需要,也就是饮料的市场需求,实际上是为外国公司和品牌占领,他们能够占据这个需求,依靠的并不是产品质量,而是一种价值创造的技术。人们消费可口可乐,是满足了人们一种生理上的需要,但更加满足的是人们思想上和感觉上的一种需要。可口可乐,正如其广告所说,不是最好的饮料,而是一种挡不住的诱惑。用简单的物质产品,同这种挡不住的诱惑竞争,自然难以取胜。这充分地说明,创造市场需求,或者说竞争性的创作市场需要的手段和方式,已经从简单产品生产,转向成了包括创造生活方式在内的消费价值生产。在新的竞争体系下,决定性的因素,已经不再是传统的产品等武器,而是今天价值创造的武器。就像90年代海湾战争的核心武器是信息武器,而不再是传统武器一样。

(选自《21世纪》)

1.以下各项对品牌价值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品牌价值是指并不单纯依靠产品质量,而是凭借能满足人们思想上和感觉上的一种需要,由著名产品的牌子创造的价值。

B.物品制造的非人化是商品品牌价值产生的重要原因。

C.第三段提到的“社会对企业的标准要求”是指商品的质量标准,而“消费者”的需求标准与此恰恰相反。

D.外国饮料品牌占领中国饮料需求市场所依靠的“价值创造的技术”是指外国公司塑造品牌价值的技术。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因为在历史上,人类物质匮乏,人们的生产能力无法满足人类除生存以外的需求,所以物质产品的生产,便成了整个社会经济系统的核心。

B.科学的进步和强大能源的支持,使人们制造物品和物质的能力有了巨大提高,这种提高,主要表现在制造的低成本、快速性、灵活性和非人化上。

C.“非人化”指制造行业和制造过程中,大量工作已经摆脱对人类体力和技术的依赖。

D.现代社会,在新的竞争体系下,企业胜败的决定性因素,已经不再是传统的产品等武器,而是今天价值创造的武器。

3.根据本文内容,下列推断错误的一项是

A.现代科技从两方面为人类打开了满足基本生存以外需要的道路,从而使人类物质生产可以超越能力已经简单的生存需要,导致了物质的产品不但满足人类基本生存需求,而且附加了其他价值,即品牌价值。

B.可口可乐占领中国饮料市场,依靠的并不是它产品本身的价值,而是品牌价值。人们购买它是出于满足思想和感觉上的需要,即为了炫耀,为了迎合时尚等非商品本身价值的原因。

C.创造市场需求,或者说竞争性的创作市场需要的手段和方式,已经从简单产品生产,转向成了包括创造生活方式在内的消费价值生产。

D.生产商品的厂家不仅要提高商品质量,更重要的是塑造出知名的品牌,而后者已成为企业在竞争中获得胜利的决定因素。

单项选择题 A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