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题

经济全球化既是过去历史发展呈现的一种趋势,更是未来世界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5分)

材料一: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你如何理解材料一的观点?(4分)

材料二:一些学者认为世界经济全球化,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①萌芽阶段(16C—18C);②发展阶段(19C初—19C中期);③进一步发展阶段(19C晚期—20C初);④困境阶段(一战后——二战中);⑤制度化阶段(二战后期——20C80年代);⑥迅速发展阶段(20C90年代以来)。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近代以来,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因素有哪些?(4分)

材料三: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以苏联和美国为代表的不同经济模式使世界市场处于分裂状态。期间,注重实际的列宁认识到让步是不可避免的——因而于1921年采取了新经济政策,……但对列宁来说,这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而是 “后退一步为的是前进两步。”罗斯福则变化了企业与政府关系,有人这样形容:新政之前,企业主是老板、政府是“守夜人”;新政以来,企业主是老板,政府是“守夜人”兼二老板。

(3)指出新经济政策意味着“后退一步”的内涵?(2分)结合新政有关工业方面的史实说明“新政以来,政府是二老板。”(2分)

(4)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积极融入全球化进程。为应对全球化迅速推进的趋势,采取了哪些重大内外举措?(2分)联系材料三,指出中国入世并在区域经济组织中发挥重要作用体现了世界市场的发展有何新的特点?(1分)

答案

(1)理解: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各地由孤立到联系(世界开始成为一个整体);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封建

制度加速解体,资本主义迅速发展。(4分、任答两点)

(2)新航路开辟;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和掠夺;三次科技革命(交通、通讯技术、网络技术的进步);世

贸组织的成立。(每点1分,共4分)

(3)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2分)(答国家资本主义可得1分)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建

立公平竞争和关于产量、价格等规则。(2分)

(4)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分)

社会制度的差异不再成为世界市场、全球化发展的障碍。(1分)

题目分析:(1)抓住1500年前后的重大事件——新航路的开辟来分析,从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可从世界市

场、资本主义的发展,人类有分散到整体等角度来思考即可。

(2)结合1500年以来的史实来分析,可得出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三次科技革命、世贸组织的成立。

(3)第一小问内涵结合所学,抓住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来分析即可得出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

第二小问结合罗斯福新政在工业方面的措施来列举史实即可,如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建立公平竞争和

关于产量、价格等规则。

(4)第一小问结合改革开放的相关史实,扣住题干时间“90年代以来”,可归纳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第二小问抓住材料三中“新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的特点,联系我国加入世

贸组织的史实,可归纳出社会制度的差异不再成为世界市场、全球化发展的障碍。

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战时 * * 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

本主义的新变化·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的建立·中国入世

单项选择题
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