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选文,回答小题(12分)

(甲)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蚊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乙)越人①阱鼠②

鼠好夜窃粟,越人置粟于盎③,恣鼠啮④,不顾。鼠呼群类入焉,必饫⑤而后反。越人乃易粟以水,浮糠覆水上:而鼠不知也。逮⑥夜复呼群次第入,咸溺死。

(注释)①越人:江浙一带古时越地,当地人被称为越人②阱:为猎捕野兽而设下的陷阱③盎:古代的一种腹大口小的器具④啮:咬,这里是吃的意思⑤饶:吃饱⑥逮:等到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字在文中的意思。(4分)

(1)喷以烟                        (2)数十              

(3)易粟                        (4)溺死              

小题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2)越人乃易粟以水,浮糠覆水上。

小题3:(甲)文中癞蛤蟆为什么会变成“庞然大物”?(2分)

小题4:读完(乙)文寓言故事,你从中得出了什么启示?(2分)

答案

小题1:(1)慢慢的(2)用鞭子打(3)用(4)全部 

小题2:越人于是换掉了谷子,灌满了水,再撒上谷糠覆盖在水面上。

小题3:当时的作者以陶醉在他想象的境界中,眼前的癞蛤蟆与虫相比自然成了“庞然大物”    

小题4:不要做贪心的人,莫贪不义之财

小题1:题目分析:(1)根据具体语境来理解即可;(2)词类活用,名词活用为“动词”,用鞭子打;(3)“以”这个虚词有多个用法,在此句中是“用”的意思;(4)咸,古义,全、都;今义,味道咸。

点评:文言实词的考查,最常见的命题形式是,指定文中若干个词让学生作解释。要求解释的词,一般为常见实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往往是命题的重点,当然也应该成为同学们备考的重点。

小题2:

题目分析:翻译(1)时,注意“第一个之的意思为代词,第二个之无意义,强是通假字”,还要补充出主语“我”。翻译(2)句时,注意“乃是于是的意思,易是交换的意思,以是用的意思”,还要在“覆”后加上“于”字。

点评: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翻译的标准是三个字:信、达、雅。对于学生而言,能达到前两个标准“信”(准确无误)和“达”(通顺流畅)就很不错了。因为中考要求文言翻译要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对关键词语的理解、特殊句式的判断要求较高。

小题3:

题目分析:文中的我当时年龄还小,但想象力特别丰富,所以“癞蛤蟆在他的眼中自然就变成了庞然大物”。

点评:根据文章的内容分析原因,本文的主题就是希望同学们能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根据这一主题,“癞蛤蟆变成庞然大物”就很自然了。

小题4:

题目分析:老鼠被淹死的直接原因是越人把粮食换成了水,只让米糠浮在水面上,结果老鼠没有认识到情况的变化,被水淹死;根本原因是老鼠的贪婪决定了它被淹死的命运。

点评:根据文章的内容谈启示,首先要理解文章的内容,然后才能联系实际来谈启示。比如本道题,根据“老鼠的悲惨后果”来分析这种后果的原因,然后再谈对我们为人处世的启示。

单项选择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理解。

母亲的目光

  做了母亲之后,十分喜欢看着儿子睡觉。他泥鳅一样的光滑,黝(yòu  yǒu)黑健康的胳膊,饱满茁壮的腿,眉宇间不可言说的可爱神情……看着看着,我常常觉得,单是为了这么一看,我就不能错过做母亲的机会。

  忽然又想,自己这么小的时候,一定也是这么在母亲的目光里熟睡的吧?然而快乐的童年又是懵

(měng  mēng)懂的,在这种目光里我一次也没有被看醒,所以也不曾记得。对这种目光开始有感受是在渐浙长大之后,那一年我大约十三四岁,正是女孩子刚刚有心事的时节。

  一天,我正在里间午睡,还没睡稳,听到母亲走进来,摸摸索索的似乎在找什么东西,过了一会儿,忽然静了。可她分明又没有出去。我们两个的呼吸声交替着,如树叶和微风,我莫名地觉得紧张起来,十分不自在。等了一会儿,还没有听到她的声响,便睁开眼。我看见,母亲站在离床一步远的地方,正默默地看着我。

  “妈,怎么了?”我很纳(nà  nèi)闷。

  “不怎么。”她说。似乎有些慌乱地怔了怔,走开了。

  后来,这种情形又重复了一次。我就有些不耐烦地说:“妈,你老是这么看我干嘛?”母亲仿佛犯了错似的,一句话也没有说。

  以后,她再也没有这么看过我,或者说,是她再也没有让我发现她这么看着我了。而我终于有些懂得她这种目光的时候,她已经病逝了。

  再也不会有人这么看着我了。我知道,这是天空对白云的目光,这是礁石对海涛的目光,这是河床对小鱼的目光。这种目光,只属于母亲。

  孩子在我的目光里,笑出声来。我的目光给他带来美梦了吗?我忽然想,如果能够再次拥有母亲的这种目光,我该怎样做?是用笑的甜美来抚慰她的疲惫和劳累?是用泪的晶莹来诠释自己的呼应和感怀?还是始终维持着单纯的睡颜,去成全她欣赏孩子和享受孩子的心情?

  有些错误,生活从来都不再赐予改过的机会。我知道,这种假设对我而言,只是想象的盛宴而已。但是,我想,是不是还有一些人也许需要这种假设的提醒呢?如果,你还有幸福有母亲;如果,你浅眠的双睑(jiǎn  liǎn)偶然被母亲温暖的目光所包裹,那么,千万不要像我当年一样无知和愚蠢。请你安然假寐,一定不要打扰母亲。

  你会知道,这种小小的成全,对你和母亲而言,都是一种深深的幸福。

1.把短文中不正确的拼音划掉。

2.“我常常觉得,单是为了这么一看,我就不能错过做母亲的机会。”这句话中的“看”说的是看什么?请把作者看到的用“~~”画下来。

3.作者是怎样形容母亲的目光的?找出来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画线的句子里,“想象的盛宴”指的是作者的什么愿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想法?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