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李世民畏魏征

魏征状貌不逾中人,而有胆略,善回人主意。每犯颜苦谏;或逢上怒甚,征神色不移,上亦为霁威。尝谒告上冢,还言于上曰:“人言陛下欲幸南山,外皆严装已毕,而竟不行,何也?”上笑曰:“初实有此心,畏卿嗔,故中辍耳。”上尝得佳鹞,自臂之,望见征来,匿怀中,征奏事固久不已,鹞竟死怀中。

选自《资治通鉴》

注释:

① 霁:停止。②谒告:请假。③上冢:上坟。

④严装:装备整齐。⑤嗔:生气。⑥臂:用手臂架着。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字。(4分)

回人主意           逢上怒甚          

外皆严装已毕         征奏事固久不已   

小题2:下列句中“而”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3分)

A而有胆略            B而竟不行    

C学而不思则罔        D 乃记之而去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善回人主意。

                                                                             

(2)征奏事固久不已。

                                                                             

小题4:魏征向皇上奏事时,为什么“固久不已”?请做简要分析。(2分)

                                                                             

答案

小题1:(1)  善于、擅长 (2)有时 (3)完成、结束    (4)停止

小题2:D

小题3:.(1)善于扭转人(君主)的心意。(2)魏征奏禀公事故意很久都不停止。

小题4:魏征奏禀公事故意很久都不停止,借此劝谏皇上不能玩物丧志(不要忘记国家大事)

小题1:

题目分析:“善”另有“好”“熟悉”的意思,“或”古今义不同,古义是“有的”。

点评:本题不难,皆是常见文言字词。古文中,字词义的变化较多,有一词多义,有活用,有古今异义,理解古文字词里在注意这些语言现象。

小题2:

题目分析:ABC三句中的“而”表示转折,意为“但、却”,D句中的“而”表示承接关系,意为“就”。

点评:本题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对一些文言虚词的作用不太了解。“而”在古文中常用作连词,表示前后句关系有三种:转折、并列、承接,要根据前后句意来判断。

小题3:

题目分析:第一句中“回”字要注意解译,是“扭转”的意思,“主意”与今义不同,要注意。第二句中“固”通“故”,“已”为“停”。

点评:本题有一定的难度,一些字词容易误识。翻译文言句子,要把每个字的意思弄清楚,注意它们与今义的不同,不可望文生义。

小题4:

题目分析:魏征是唐太宗的忠臣,以敢于进谏著称,其言行自然是针对皇上有所指。

点评:本题有难度,文段简短,可供分析的内容很少。古文阅读,不仅是学习古代语言,也要学习文中描写人物叙述事件的方法,理解人物的形象。

单项选择题 A3/A4型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