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刻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刻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4分)

①其剑舟中坠于水( )      ②吾剑之所从坠(       )

③入水求( )             ④楚人有江者(        )

小题2:翻译句子(2分)

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小题3:这个寓言包含了哪个成语?告诉我们什么道理?(3分)

答案

小题1:①从    ②这、此   ③指代“剑”     ④渡(4分)

小题1:像这样去找剑,不也是让人困惑的吗?或者不也是太糊涂了吗?(2分)

小题1:刻舟求剑(1分)做事要灵活(随机应变,思考方法要正确之类皆可)(2分)

小题1:题目分析:(1)“自”在古汉语中的意思为“从”。(2)“是”作为“指示代词”时,意思为“这”。(3)“之”的用法很多,有“动词、助词、代词”等,在此为“代词”。(4)“涉”根据语境,意思是“渡河”。

点评:文言实词的考查,最常见的命题形式是,指定文中若干个词让学生作解释。要求解释的词,一般为常见实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往往是命题的重点,当然也应该成为同学们备考的重点。

小题1:题目分析:翻译此句时,要注意“若是像的意思,惑是糊涂的意思”,还要注意“不亦----乎”是“不也-----吗”的意思,同时还要使整个句子翻译时保持整个句子的流畅性、准确性。

点评: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翻译的标准是三个字:信、达、雅。对于学生而言,能达到前两个标准“信”(准确无误)和“达”(通顺流畅)就很不错了。因为中考要求文言翻译要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对关键词语的理解、特殊句式的判断要求较高。

小题1:题目分析:本篇寓言讲的是“一个楚国人在过河的时候,把剑不小心弄丢到河里去了,但是他没有立刻下水去寻找剑,而是在船沿上雕刻下标志,等船到了岸边,才下水去寻求剑”。这个故事后来演化成成语,叫做“刻舟求剑”,意在告诉人们“做事不能墨守成规,要根据情况的变化灵活的采取策略”。

点评:根据文章内容概括成语,关键在于我们学生平时学习的积累;根据文章内容谈道理,关键在于结合“楚人寻求不到剑的原因”这个情节来谈从中得到的启示或悟到的道理。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练习。

父爱无边

  一个南方女孩曾对我讲过这么一件事。

  女孩每天早晨上班时,都要去父亲的住处,并且坐下来陪父亲喝一杯茶。女孩的父亲每天都要做上早点等着女儿,因为他不想让女儿不吃早餐就去上班。

  在一个下雨的早晨,外面刮着冷风,女孩因为前一天晚上闹钟忘了定时而睡过了头,因此来不及看望父亲。于是女孩给父亲打了一个电话,并做了解释。

  “你真的不来吗?”话筒里传来了父亲关切的声音,话音里包含着一种明显的失望。女孩便向父亲保证:“爸爸,我明天一定去看您,真的。”

  说完,女孩便骑上车上班了。车刚出家门拐弯处,绕到房后时,女孩发现冰冷的雨中站着自己孤零零的父亲,手里提着一个装着早点的方便袋,如一座爱的丰碑耸立在那里。原来女孩的父亲为了让女孩能够吃上早点,他一接完电话便赶了过来。更令人感动的是,女孩的父亲怕女孩还要坐下陪自己喝茶而耽误上班,他便一直默默地守候在女儿的屋后,丝毫没有上楼打搅女儿的意思……

  女孩讲述到这儿,她的眼睛明显地湿润了,并且一闪一闪地晶莹着一种称作爱的亮光。我们常说:“爸爸爱我们,我们也爱爸爸。”其实,爸爸对我们的爱是大海,而我们对爸爸的爱至多也只能算得上是条透明的小溪,与大海的浩瀚相比,根本微不足道。难怪我经常听人们这么说:父爱无边。

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

(  )声音  (  )父亲  (  )雨中  (  )守候

2.每天早上上班时,女儿都要陪父亲____________,父亲为女儿____________。从这看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女孩的父亲为何孤零零地站在雨中等女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说爸爸对我们的爱像大海,而我们的爱至多也只算小溪,微不足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