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言文,完成题目。(20分)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溯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三峡》)
小题1:解释划线的词。(4分)
⑴乘奔御风( ) ⑵良多趣味( )
⑶属引凄异( ) ⑷沿溯阻绝( )
小题2:“巴东三峡”指长江上游四川、湖北两省之间的 峡、巫峡和 峡。(2分)
小题3:文中与诗句“苍崖中裂银河飞,空中万斛倾珠玑”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 。(2分)
小题4: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小题5:课文百余字,写尽三峡风光,你最欣赏文中哪一句?找出来并作一点赏析。(赏析不少于10个字)(1+2=3分)
句子: 赏析:
小题6:如果你有机会去三峡旅游,你会选择哪个季节前往?请说明理由。(3分)
小题1:奔驰的快马 实在、的确 连续 逆流而上
小题1:瞿塘 西陵
小题1: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小题1:(1)这中间一千二百里,即使骑着奔驰的骏马驾着长风,也不如船行得快。(2)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映出(山石林木的)倒影。
小题1:“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素,绿,从色彩的角度突出三峡山水的美丽,湍,倒,一动一静,动静结合,表现三峡江水变化多端的特点,此句写三峡浪高水清,植被繁茂,把三峡山水清丽的形象生动描绘出来。
小题1:春夏,此时水多,植物生长旺盛,能看到文中描写的“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美景。
小题1:题目分析:“奔”,动词名用,指快马;良另有“佳”的意思,属另有通“嘱”义,“溯”字《诗经》中也有:“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点评:本题不难,本段是课内文段,老师讲授过,学生比较熟悉。古文的字词数量没有现在的多,但含义深刻得多,往往一个字有多种含义,所以理解时要结合语境来判断。平时学习古文,翻译好文章,对记忆字词含义有很大的帮助。
小题1:题目分析:题中已经提到“巫峡”,不要再错写成巫峡,可以结合所学地理知识来思考。
点评:本题不难,课文注释中有此信息,所以,平时学习要关注注释,注释中往往有很多知识点,不仅能帮助理解课文,还能增加知识面,开阔眼界。
小题1:题目分析:“苍崖中裂银河飞,空中万斛倾珠玑”是陆游的诗句,写的是飞瀑。
点评:本题不难,例句内容易懂,文段中与例句内容相同的句子容易看得出来。此题拟的不错,知识关联,例句即有提示性,又能使学生了解到描写同类事物其它的诗歌,考试与学习同步。
小题1:题目分析:注意关键字词的意义,第一句中“虽”为“即使”,不是“虽然”,“奔”为“奔马”,不是“跑”,“御”意为“驾着”(当马车),“以”意思为“如、比”(相比的意思),第二句每个字都在译出来。
点评:本题不难,学习中学生们都翻译过。翻译文言句子,要注意的是,有的字词本义与在句中的意思是有差别的,翻译时要符合句子的意思。很多字词都是多义的,或活用的,要仔细判断。
小题1:题目分析:注意题干中的要求,“一句”,而不是一段或一字,但赏析句子,也要说到字词。
点评:本题有难度,对文言文,学生在理解字词意义翻译句子方面训练得多,但“赏析”训练很少,有知识障碍,能力不足。赏析文句(诗句),要“总分结合”,先抓住句中精彩的字词分析其表达的作用(突出景物的特征、表达诗人情感),然后再总体分析句子的写作手法(动静结合、借景抒情、用典等)、创设的意境、包含的情感。
小题1:题目分析:抓住文中“夏水襄陵”一句,从季节的特点和文中所描写的三峡的风景两个方面思考。
点评:此题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