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课外阅读(8分)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         )。过小溪,逢老媪(         )磨铁杵,白怪而问之,媪曰:“(         )做针。”白曰:“铁杵成针,得乎?”曰:“(         )需工夫深!”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注释:①眉州:地名,今四川省眉山一带。②世传:世世代代相传。③媪:年老的妇女。④卒业:完成学业。

小题1:在括号中解释文中划线词的含义。(4分)

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2分)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小题3:从这则故事中你得到什么启示。(2分)

                                                                       

答案

小题1:(1)离开   (2)正    (3)想   (4)只

小题1:李白被她的行为感动,就回去完成学业。

小题1:凡事只要肯下功夫,就能取得成功。

小题1:题目分析:这几个词语只要知道在课内文言文中的意思,即可正确做答。如“去”在文言文中就是“离开”的意思。“欲”在文言文中一般就是“想,想要”的意思。“但”在此句中是“只要,只”的意思。“方”属文言文中的多义词,如“方圆”“正,正在”等,在此句中应译为“正,正在”。如果实在不知,可根据语境推断一下。这个小短文也是我们很熟悉的“铁杵磨成针”故事。

点评:做课外文言文的词语解释题,一定要牢记课外考查看课内的原则。用心想一想,都能在课内找到这此词的影子,这样词语就不难解释了。但是平时要有一定的文言知识积累,一些文言词语的常规用法是必须知道的。另外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根据前后句子的意思去推断本句的意思,猜想出词语的意思也是没有办法的一种办法.

小题1:题目分析: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落实。句中的关键词有“感” “卒”,其中的“感”是被动用法,“卒”是终于的意思,根据语境可译为“完成”。把词语的意思连缀起来,语意通顺即可。

点评: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中考时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当然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小题1:题目分析:上面的小短文讲述了李白放弃学业跑出去玩耍,遇到一个用铁杵磨针的老太太,他被老太太的行为感动了,回去完成了学业。根据这些内容可知,这是我们熟悉的“铁杵磨针”的故事。故事中最为关键的就是老太太的那句“但需工夫深!”,所以它的启示在于要肯下功夫,坚定不移地为目标而努力。

点评:启示要根据文章内容、主题、人物的言行、人物在文中的地位作用来整体感知的。整体感知的时候,理解文章的内容,了解文章的主旨,抓住关键的语句都是很重要的。

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