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审知被后梁 * * 封为闽王,在中国历史上后梁属()时期。
A.战国
B.南北朝
C.五代十国
D.宋朝
参考答案:C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和文学常识的空缺部分。(6分)
小题1:羽扇纶巾,谈笑间,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小题2: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苏轼《定风波》)
小题3: ,水随天去秋无际。(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小题4:斜阳草树,寻常巷陌,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小题5:《窦娥冤》是中国十大悲剧之一的传统剧目,是元代戏曲家 的杂剧代表作。
小题6: 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它记载了从汉高祖刘邦元年到王莽地皇四年之间229年的历史。
(16分)在不同学者的眼中,全球化有着不同的含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果可以把1492年看作全球化的开始,那么大致可以看出全球化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首先是葡萄牙和西班牙人开创了现代全球化;然后是大英帝国、法国、比利时等欧洲国家开始大规模向全球殖民,这一阶段大致是以英国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开始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第三阶段是美国和前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全面崛起,取代英国成为主导全球化大趋势的两大核心;第四阶段是从海湾战争开始,前苏联解体,美国开始独自引领全球化潮流,即开始努力构建一个美国模式的全球社会。
——节选自白海军《大预言:2049年的世界》
材料二:“本协议缔约方,认识到在处理其贸易和经济领域的关系时,应当是为了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和大幅度稳步提高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扩大商品和服务的生产和贸易,同时考虑根据持续发展的目标而有效地使用世界资源,寻求既保护和维持环境又以符合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各自需要和利益的方式加强这样的措施;进而认识到需要积极努力以确保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其中的最不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增长中享有一个与其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的份额;热切希望达成互惠和互利的安排,大量减少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消除国际贸易关系中歧视性待遇……。”
——摘自某全球性组织成立宣言,1995年
(1)白海军在上文中把1492年看作是全球化的开始,他认为的全球化的含义是什么?请为作者提供历史依据。(4分)
(2)据材料指出在第二阶段推动英、法等欧洲国家进行大规模海外殖民的主要动力。(2分)
(3)摘抄材料二中最能说明“某全球性组织”宗旨的句子,并据此指出该组织的名称。该组织的成立对全球化有何意义?(4分)
(4)材料一、二中关于全球化的本质有何异同?(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