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①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②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③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④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⑤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⑥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小题1:解释下面划线词的意思。(3分)
学而不思则罔_____ 不可以不弘毅_____ 是知也_____
小题2:请翻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2分)
小题3: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不懂的问题时该如何对待呢?相信学了选文第②则之后你会有一些感悟?请简要谈谈。(2分)
小题1:迷惑而无所得; 刚强,勇毅 ; 通“智”,聪明,智慧
(一字1分,“知”只解释意思或只指出通假字得0.5分。)
小题2: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
小题3:感悟应扣住学习要谦虚好学,实事求是来谈。(总分2分,大致意思相同即可给分。)
小题1:题目分析:理解文言词语意思的时候,除了要根据具体的语境,还要注意一些字的特殊用法。罔→迷惑而无所得;弘毅→刚强,勇毅;知→通“智”,聪明,智慧,不能理解为“知道”或“知识”
点评:文言实词的考查,最常见的命题形式是,指定文中若干个词让考生作解释。要求解释的词,一般为常见实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往往是命题的重点,当然也应该成为同学们备考的重点。在理解时,除了根据具体的语境,还要注意一些字的特殊用法。
小题2:题目分析:翻译句子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注意对句子中关键词的理解和重点句式的调整。能通过增补、替换、调整等手段来准确理解句子的意思。本题翻译时,要注意重点词语:三→是个概数,不能理解为“三个”,应理解为“几个”;师→老师,这里指值得取法、学习的人;焉→这里相当于“于之”,在里面的意思。
点评:文言翻译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翻译的标准是三个字:信、达、雅。对于初中生而言,能达到前两个标准“信”(准确无误)和“达”(通顺流畅)就很不错了。因为中考要求文言翻译要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对关键词语的理解、特殊句式的判断要求较高
小题3:题目分析:选文第②则讲的是学习的态度,说明探求学问或了解事物,应采取极其诚实的态度,懂得就是懂得,不懂就是不懂,切切不可不懂装懂。我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不懂的问题时要实事求是,切不可不懂装懂。
点评:这类题目首先要读懂选文第②则的内容,然后结合文本内容谈自己的感悟。学生设计的内容只要合情合理,文通语顺,书写认真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