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

阅读分析材料和图,结合有关知识,回答下题。(22分)

图1为亚洲某区域,该区域拥有旖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自然资源,L河流域生物资源丰富,有各种各样的动植物种群群落。图2示意该区域内甲、乙两地气温和降水情况。

图1

图2

(1)归纳图中城市的分布特点,并说明该区域城市初期形成的条件。(6分)

(2)分析L河流域生物物种多样化的主要原因。(6分)

(3)比较甲地和乙地降水特征的差异,并分析原因。(6分)

(4)说出L河流域在乙地以上和乙地以下河段不同的开发利用方向。(4分)

答案

(1)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2分)。河流沿岸地区地形平坦(1分),水源充足(1分),土壤肥沃,农业发达(1分);交通便利(1分)

(2)地处热带(或低纬度),高温多雨,水热条件好,利于生物生长(2分);南北所跨的纬度大(2分);地形复杂(或山地多),地势高差大(或高差大),自然带垂直地域分异明显(或垂直地带明显)(2分)。

(3)差异:甲地降水量小于乙地(1分),甲地降水量季节变化小于乙地(1分)

原因:甲地位于沿海地区,受海洋影响大,降水季节变化较小。(2分);乙地位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地带(乙地受地形抬升),多地形雨,降水量大。(2分)

(4)乙地以上河段:①开发利用水能(1分)(或修建水电站或开发水力发电或发电或修建水库)②开发利用热带生物资源(1分)(或保护植被,控制水土流失或保护植被,保持水土)       乙地以下河段①航运(1分 )②修筑防洪工程、 灌溉(1分)(上下游同时一样的,整题分全扣掉)

题目分析:

(1)影响城市形成因素主要有自然(地形、气候、河流、土壤植被)和社会经济因素(资源、交通、政治、宗教、军事、科技、旅游等)。从图中可以看出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地区,沿河(河流有交通、供水、古代有防御作用)地区地形平坦,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农业发达;交通便利。

(2)生物多样性是一定时间、一定地区所有生物物种及其遗传变异和生态系统的复杂性的总称。生物物种多样性在地球上分布很不均匀,这主要是由水热条件的差异、地形的复杂性和地理隔离程度造成的。图示地区为东南亚地区所跨纬度较大,同时海拔高差大,垂直地带性显著,生物物种繁多。

(3)降水量的变化主要从量的变化与季节变化二方面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地降水量小于乙地,甲地降水量季节变化小于乙地。从影响降水的因素(纬度、地形、海陆、洋流、大气环流、人类活动等)分析甲地位于沿海地区,受海洋影响大,降水季节变化较小。乙地海拔较高位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地带(乙地受地形抬升),多地形雨,降水量大,受季风影响降水季节变化大。

(4)河流不同河段开发利用不同,上游河流落差大,以水能资源开发为主,上游流域地势高差大,以林业和多种经营发展为主;下游水流平稳,以航运开发利用为主,需防洪,沿河地区皆可以取水。

判断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