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

(17分)下图中R山海拔2180米,具有顶平、坡陡、麓缓的外观特征。R山顶部长约14千米,宽约5千米,主要由砂岩构成;山下生气盎然,猴子的吱吱叫声和金刚鹦鹉的鸣声此起彼落, 四周覆盖着棉花糖般的云,边缘攀爬着前所未见的热带植物,上百条瀑布飞溅,被誉为“瀑布之乡”。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描述R山的地理位置。(4分)

(2)用地质作用解释R山“顶平、坡陡”的外观特征。(4分)

(3)据图简述R山山顶气温特点,并简析其形成原因。(5分)

(4)从大气环流和地形角度简述R山被誉为“瀑布之乡”的原因。(4分)

答案

(1)位于南美洲(东)北部;低纬(热带)地区;巴西、委内瑞拉、圭亚那三国交界处;(每点2分,写出其中2点得4分)

(2)顶平——3亿年前为浩大的浅湖和三角洲,沉积作用形成砂岩;(2分)

坡陡——地壳运动隆起抬升(2分)

(3)气温特点:终年温和   年较差小   昼夜温差大

原因:地处赤道附近;  海拔高(2180米) (每点1分,共5分)

(4)大气环流:R山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盛行上升气流,降水丰沛,瀑布流量大;(4分)

地形:R山四周为陡崖,瀑布落差大;   顶部平坦,径流分散,瀑布数量多;(4分)

题目分析:

(1)对于地理位置的描述可以从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和相对位置入手;R山纬度上看属于热带,低纬度地区;海陆上看在南美洲东北部;相对位置处于巴西、委内瑞拉、圭亚那三国交界处。

(2)R山主要由砂岩组成,说明是由于沉积的结果,而顶平则说明原本该地区为平原;坡陡则是由于地壳垂直运动造成的。

(3)虽然山麓地带为热带雨林自然带,但是在海拔2千米的山顶地区,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降低约18℃,因而形成气候温和,年较差和日较差较小的特点。

(4)从大气环流的角度看,该山常年受到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气流上升,降水丰沛,为瀑布的形成提供了水源;从地形看,该山脉四周为陡崖,适宜瀑布的发育,同时顶平使得径流分散,形成的瀑布较多。

填空题
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