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        ,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小题1:在下列横线上依次填出文段中所缺的句子。

(1)            (2)              (3)              (4)

小题2:解释句中划线词语。

(1)可以                                  (2)

(3)穷乏者                                (4)为身死而不受

小题3:翻译。

(1)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2)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小题4:文首用人们对鱼和熊掌做取舍的现象打比方引出中心论点舍生取义,这种论证方法叫什么?

小题5:“一箪食,一豆羹”和“万钟”两个事例在性质上成相反性,以此特性的事例证明论点的方法叫什么?

小题6:议论文中根据论点联系实际而提出的希望、措施等叫结论,本文中哪一句体现了作者的希望?

小题7:请你用当今两个性质相反的事例替换掉 “一箪食,一豆羹”和“万钟”两个事例,你会换成哪两个?

答案

小题1:故不为苟得也 故患有所不辟也 所欲有甚于生者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小题2:(1)辟通“避”,躲避 (2)用脚踢 (3)得通“德”,感激 (4)乡通“向”,从前

小题3:(1)由于这样就能生存却有不利用(这样的生存方法)。

(2)从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高官厚禄),现在为了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我就做接受高官厚禄的事。

小题4:比喻论证

小题5:正反对比论证

小题6:是亦不可以已乎

小题7:两例相反性质切符题即可

小题1:题目分析:这道题属于直接性默写,默写时要注意“苟得”、“辟”、“辩”的写法。

点评:解答本题时,要注一字不差地进行补充,平时的学生中,对要求背诵的课文要认真背诵,学有余力的学生应该能虽要求背诵的文章进行默写。

小题2:题目分析:(1)辟,通假字,通“避”,躲避 。(2)“蹴”,动词,用脚踢。 (3)得,通假字,通“德”,感激 。(4)乡,通假字,通“向”,从前。

点评:实词与虚词的积累,是培养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基础,理解文言文中词语的含义时,要联系原句来理解,不可孤立地理解单个字词的含义。另外,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比如古今异义词、动词的使动用法、通假字等,尽量做到翻译准确、恰当。

小题3:题目分析:翻译(1)时,要注意把“由是”(由于这样)、“则”(但)这些字词翻译准确。翻译(2)时,要注意把“向”(从前)、 “穷乏者”(贫穷的人)、“得”(感激)这些字词翻译准确.

点评:句子翻译也是文言文阅读的一个常考题型,翻译句子时,要注意抓住句中的关键词句,把关键词句翻译准确,另外,还要注意对特殊句式的翻译,尽量做到通顺、流畅,表意清晰。

小题4:题目分析:文首用人们对鱼和熊掌做取舍的现象打比方引出中心论点舍生取义,这种论证方法较比喻论证,比喻论证。就是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论证观点的正确。

点评:议论文的论证方法有多种,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引用论证、因果论证、理论论证等,在学习说明文的过程中熟练掌握各种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小题5:题目分析:“一箪食,一豆羹”和“万钟”两个事例在性质上成相反性,以此特性的事例证明论点的方法叫正反对比论证。对比论证,是正反对比论证的简称,也称比较法,是把两种事物加以对照、比较后,推导出它们之间的差异点,使结论映衬而出的论证方法。

点评:议论文的论证方法有多种,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引用论证、因果论证、理论论证等,在学习说明文的过程中熟练掌握各种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小题6:题目分析:本文中“是亦不可以已乎”这句话体现了作者的希望,这是一个反问句“这种行为难道不可以停止吗”,意思就是说要停止这种行为。

点评:解答本题时,要认真阅读文章,理清文章思路,或按照作者的叙述顺序,来提炼、概括。具体做法一时从名词概念出发,提取由名词概念生发的信息或包含概念的关键语句;二是抓住重要概念或重要语句,提取对其阐释的信息;三是从文章主旨、作者写作意图、观点和情感的角度出发,寻找有关的词语或句子;四是抓住寓意含蓄的句子,从上下文提取有关信息并转换,使这些语句的寓意具体化和明朗化。

小题7:题目分析:当今“一箪食,一豆羹”和“万钟”的事例很多,平时要注意积累,替换掉的事例一定要符合文章内容和作者的观点。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主要考查的是学生课外积累,平时要注意多读书,并做好读书笔记,把对自己有用的知识进行。

判断题
判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