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现代文阅读

眼 睛

黄昏,诗人常到湖边公园寻找灵感。公园有几排长椅,一对对亲密偎依的情侣给美丽的日落景观增添了一种浪漫的情调。诗刊上便常出现这位诗人写的爱情诗。

一天黄昏,一条长椅上出现了一个长发姑娘。她的背影看上去很美。别的椅子上都是坐着一对,形单影只的她自然引起诗人的注意。于是诗人就朝她走了过来,这才发现她有一双好美的眼睛:似清泉、似山溪、似月光下的水波…… ① 

姑娘端坐着一动也不动,神色沉静,似陶醉在日落的美景中……诗人回去了,就写了一首关于她眼睛的诗。

此后,诗人每天黄昏都到公园去,那姑娘也总是端坐在那儿。诗人感觉到自己心里已有一种强烈的渴望。终于,他控制不住自己了,让自己写的有关她眼睛的诗做媒,去和她相识。

然而,姑娘的话让诗人大吃了一惊——“其实我的眼睛什么也看不见,我是个盲女。”诗人不信。“我何必骗你。”姑娘认真地说。诗人心里的渴望很快退潮般消失……诗人好久没再去公园。

一个月后,诗人又到公园去。那姑娘还是坐在那儿,只是身旁多了个英俊的小伙子。那个小伙子搂着姑娘的肩头,很亲密,诗人不由自主地走过去……

“我是个盲人,你不后悔?永远不后悔?”小伙子回答:“我就是你的眼睛!”

听了这句话“我就是你的眼睛”, ② ,好诗!

然而,诗人并没用笔把这首诗写出来,只是默写在他心里。

诗人又好久没有到公园去过。当他再一次去公园见到那姑娘已是三个月之后。那天,黄昏的景色很美:燃烧的斜阳,朦胧的远山,展翅的白鹤,平静的湖水闪着金光……可是,姑娘身旁却没了那英俊的小伙子,诗人怀着一种异样的心情走了过去,发现在姑娘俊俏的脸上有两道泪痕。

“你……怎么啦?”

“你,你是谁?”姑娘问。

“我是那个……诗人。你男朋友呢?”

姑娘沉默了一阵,才开了口:“车祸……死了。两个月前,我们去登记结婚,为了救一个小孩,他……” ③ ,然后在姑娘身旁坐了下来。

不知过了多久,诗人终于鼓起了勇气,说“我愿意……做你的眼睛。”“我有眼睛。”姑娘顿了一下,接着说,“他临死前,要求医生把眼角膜移植给我,手术成功了。是他给了我一双眼睛……”从此,诗人不再写诗了。

小题1:在①、②、③处各填上一句话,下列选项中恰当的一项是(  )(2分)

①诗人心里一震  ②诗人心里在一阵悸动  ③诗人的心儿颤抖了

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②①③

D.③②①小题2:文中画线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试作简要分析。(不超过12个字)(2分)

                                   

小题3:文中小伙子说的“我就是你的眼睛”和诗人说的“我愿意……做你的眼睛”的含意有什么异同?试作简述。(2分)

                                     

                                     

小题4:文章以       为线索,采用抑扬笔法,例如写             

                为“扬”,写               

                         为“抑”。(3分)

小题5:对结尾“从此,诗人不再写诗了”一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诗人感到自己不懂真正的爱情,写不好爱情诗。

B.诗人的爱情生活受到打击,无心写诗。

C.姑娘与小伙子的爱情经历就是最动人的爱情诗,最好的文字都不能尽情展现。

D.诗人懂得真爱往往只有一次,一旦错过便永不再来。

答案

小题1:D

小题2:反衬姑娘的痛苦心情  

小题3:同:表明对爱情的忠贞,与姑娘共创光明、幸福、美好的明天 异:前者出自真诚自然,故为姑娘接受,后者出自“克隆”,故为姑娘婉拒  

小题4:眼睛 诗人发现姑娘“美好的眼睛”而写诗,诗人以诗为媒却得知姑娘是盲女,“心里的渴望很快退潮般消失” 

小题5:B

小题1:

题目分析:分析①、②、③处语言的情境与诗人内心的感受,区别三个选项的语言所表达的人物情感的不同,一一对应比较。

点评:本题有难度,几个选项语言表达的意思比较接近,不易判断。文章中描述性语言,分析其含义及作用,要注意其与上下文的联系,在情境中分析理解。

小题2:

题目分析:从本段“姑娘身旁却没了那英俊的小伙子”“发现在姑娘俊俏的脸上有两道泪痕”来理解景物描写对人物情感的衬托作用。

点评:本题不难,景物描写表达人物心情的作用比较明显,学生稍加思考便可作答。在文学作品中,景物描写往往与作者表达人物的心境情感有密切的关系,要善于结合相关情节阅读理解。

小题3:

题目分析:分析说话者与姑娘的关系不同,一个是准备相伴终生恋人在表达对爱情的坚贞,一个是深怀同情的初识者表达一种愿望。

点评:本题有难度,此语句表达的含义不确定,须有一定的思考理解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在于平时多阅读,在阅读在多思考,多分析理解,积累阅读的经验,培养语感。

小题4:

题目分析:理解“扬”“抑”的意思,在文中“扬”是指描写愉悦的心境,而与之相对的“抑”是指描写低落的心情,根据这一理解在文中寻找文字信息。

点评:本题有难度,学生对“扬”“抑”的写作不太了解。“扬抑”的写法在文学作者中常见,有“欲扬先抑”“欲抑先扬”,其主要的作用就是为了使文章曲折有致,情感波澜起伏,表现文章的生动性。

小题5:

题目分析:理解诗人“我愿意……做你的眼睛”是表达自己对爱情的向往,而诗人遭到婉拒,所以“不再写诗”,是表达失落的心情。

点评:本题有难度,此语言比较含蓄,不易理解。对一篇文章中某些语句或词语含义的理解,不能只看到文字本身,要透析文章中作者表达的思想,从他的思想中找到与文本文字相一致东西,这样理解句子的含义就比较准确了。

解答题
问答题 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