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我市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到某乡政府做社会调查,乡长给他们看了一幅本乡土地利用变化图.下面是兴趣小组对该乡土地利用变化情况的描述,你能帮他们补充完整吗?

(1)1949年以前,非农业用地面积______,基本上沿______分布.

(2)1949年至1985年,非农业用地面积不断扩大;特别是1985年铁路建成通车后,非农业用地面积继续______,基本上沿______分布.

(3)总之,随着乡村经济的不断发展,该乡______面积不断减少.建议乡政府在土地利用中要______.

答案

第一步,读图,看懂图例.1949年前非农业用地用阴影表示,1985年前非农业用地用黑色表示.1985年铁路建成通车至今非农业用地用黑白相间的图例表示.

第二步,看懂图例在图中的分布.1949年前非农业用地面积较小,基本沿河流分布.1985年前非农业用地比1949年明显增多.1985年铁路建成通车至今非农业用地面积很大,且主要分布在铁路沿线.总之,图中区域非农业用地越来越多,导致了农田面积越来越小.农田面积缩小势必会影响农业收成,保护耕地势在必行.

第三步,结合题目要求,解答题目.

故答案为:(1)较小;河流;(2)扩大; 铁路;(3)农田;减少建筑用地,少占农田,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意思对即可得分).

(注:以上各题的开放性答案意思相近亦可得分)

填空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8分)

①第二天,中午的时候,非常闷热。一轮红日当天,水面上浮着一层烟气。小火轮开得离苇塘远一些,鬼子们又偷偷地爬下来洗澡了。十几个鬼子在水里泅着,日本人的水式真不错。水淀里没有一个人影,只有一团白绸子样的水鸟,也躲开鬼子往北飞去,落到大荷叶下面歇凉去了。从荷花淀里却撑出一只小船来。一个干瘦的老头子,只穿一条破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两只手却忙着剥那又肥又大的蓬蓬,一个一个投进嘴里去。

②他的船头上放着那样大的一捆莲蓬,是刚从荷花淀里摘下来的。不到白洋淀,哪里去吃这样新鲜的东西?来到白洋淀上几天了,鬼子们也还是望着荷花淀瞪眼。他们冲着那小船吆喝,叫他过来。

③老头子向他们看了一眼,就又低下头去。还是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船,剥着莲蓬。船却慢慢地冲着这里来了。

④小船离鬼子还有一箭之地,好像老头子才看出洗澡的是鬼子,只一篙,小船溜溜转了一个圆圈,又回去了。鬼子们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鬼子紧紧追上了他。

⑤眼前是几根埋在水里的枯木桩子,日久天长,也许人们忘记这是为什么埋的了。这里的水却是镜子一样平,蓝天一般清,拉长的水草在水底轻轻地浮动。鬼子们追上来,看看就扒上了船。老头子又是一篙,小船旋风一样绕着鬼子们转,莲蓬的清香,在他们的鼻子尖上扫过。鬼子们像是玩着捉迷藏,乱转着身子,抓上抓下。 

⑥一个鬼子尖叫了一声,就蹲到水里去。他被什么东西狠狠咬了一口,是一只锋利的钩子穿透了他的大腿,别的鬼子吃惊地往四下里一散,每个人的腿肚子也就挂上了钩。他们挣扎着,想摆脱那毒蛇一样的钩子。那替女孩子报仇的钩子却全找到腿上来,有的两个,有的三个。鬼子们痛得鬼叫,可是再也不敢动弹了。

⑦老头子把船一撑来到他们的身边,举起篙来砸着鬼子们的脑袋,像敲打顽固的老玉米一样。

⑧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 

——选自《芦花荡》

小题1:这段文字为我们展现了一幅什么画面?(3分)

小题2:第①、③段中各有“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一句,它们分别表现了老头子怎样的神情?(2分)

小题3:简要分析第⑧段文字中画线句子的作用。(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