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某兴趣小组在学习碱的化学性质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 在甲实验过程中,插入一支温度计来测量溶液的温度时,随着稀盐酸的不断滴入,

溶液的温度逐渐升高,你认为溶液温度升高的原因是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乙实验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甲、乙两个实验的废液倒入同一个干净的废液缸中,看到有

气泡出现,最终废液呈红色,由此产生疑问。

【提出问题】废液中含有哪些物质?

【交流讨论】①一定含有的物质:指示剂、水和        

②还含有能使废液呈碱性的物质。能使废液呈碱性的物质是什么?同学们有如下猜想。

小兰认为:只有碳酸钠(提示:碳酸钠水溶液PH﹥7);小亮认为:只有氢氧化钠。

你认为还可能是                     

【实验设计】小斌想用氯化钙溶液来验证小兰、小亮和你的猜想。查阅资料获悉氯化钙溶液呈中性,并设计如下实验。请你将小斌的实验设计补充完整。

实验内容预计现象预计结论
取少量废液缸中上

层清液于试管中,

加入过量氯化钙

溶液,静置。

①没有白色沉淀,溶液呈红色。          的猜想正确。
②有白色沉淀,溶液由红色变

为无色

          的猜想正确。
                        你的猜想正确。
(4)在甲实验中,如果消耗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20.0g时,此时溶液的颜色恰好

由红色变为无色,试计算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提示:氢氧化钠溶液的密度为1g/ml)

答案

(1) 中和反应(或该反应)放出热量;NaOH + HCl === NaCl + H2O ;

(2)气球胀大 ;CO2+ 2NaOH === Na2CO3 + H2O

【交流讨论】 ① 氯化钠 ;(写化学式也可)

② 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写化学式也可)

【实验设计】①小亮 ;② 小兰   ③有白色沉淀,溶液呈红色。   

(以上每空1分)

(4)解:设参加反应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X:

NaOH  + HCl  ===  NaCl  +  H2O   

40      36.5                    

X       20.0g ×7.3%                    ……………………(1分)

40/36.5=X/20.0g ×7.3% (或40 : 36.5=X : 20.0g ×7.3%) 

X =1.6g               ……………………………………… (1分)

氢氧化钠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6g/10ml ×1g/ml×100%="16.0" % ………(1分)

答: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6.0%

分析:(1)根据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进行分析;

(2)根据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后瓶内的压强变大进行分析;

(3)①根据个反应的原理进行分析;

②根据酸碱指示剂遇到酸碱的变色和可能情况的组合进行分析;

根据氯化钙会与碳酸钠生成沉淀,碱会使酚酞变红色进行分析;

(4)根据题中所给的数据和方程式中的比例关系进行分析.

解答:解:(1)盐酸加入氢氧化钠中后,经过反应溶液温度才升高的,盐酸会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故答案为:酸碱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NaOH+HCl=NaCl+H2O;

(2)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后生成碳酸钠和水,导致锥形瓶内的压强变小,外界大气压将气球吹大,故答案为:瘪气球胀大,2NaOH+CO2=Na2CO3+H2O;

(3)①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所以反应后一定存在氯化钠、水和指示剂,故答案为:氯化钠;

②氢氧化钠和碳酸钠都显碱性,故答案为: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氯化钙会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氢氧化钠显碱性,会使酚酞变红色,

 实验内容预计现象 预计结论
 取少量废液缸中上

层清液于试管中,

加入过量氯化钙

溶液

,静置.

 ①没有白色沉淀,溶液呈红色. 小亮的猜想正确
 ②有白色沉淀,溶液由红色变

为无色

小兰 的猜想正确
 ③有白色沉淀,溶液呈红色 你的猜想正确
(4)设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x,

NaOH+HCl=NaCl+H2O

40  36.5

x×10g 7.3%×20g

40:36.5═(x×10g):(7.3%×20g)

x=16%

答: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6%.

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