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秦穆公亡马(10分)

秦穆公亡马,岐下野人得而共食之者三百人。吏逐得欲法之。公曰:“君子不以畜害人。吾闻食马肉不饮酒者,伤人。”乃饮之酒。其后,穆公伐晋,三百人者闻穆公为晋所困,椎锋争死,以报食马之德。于是穆公获晋侯以归。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线的词:(4分)

A.秦穆公马( )

B.得而共之( )

C.闻穆公晋所困( )

D.饮之酒(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君子不以畜害人。       (2)吏逐得欲法之。

小题3:你认为秦穆公是个怎样的人?(2分)

答案

小题1:(4分)A丢失B吃 C被 D 于是,就    

小题2:(4分)(1)、有道德的人不因为牲畜的缘故而伤害人。 

         (2)、官吏追捕到这些人,想要将他们绳之以法。

小题3:(2分)胸怀宽广,能体恤百姓的国君。为人宽厚,不计得失,豪放阔达,能以德报怨,不为所失去的马迁怒于那些野人。

小题1:

题目分析:注意本题中古今异义字词和词义的变化,“亡”古义是“丢失”,“食”是名词动用,意为“吃”。

点评:本题不难,短文内容浅显,学生根据内容比较容易判断。解释文言字词,要注意古今异义和字词的活用,要了解本义,更有了解在句子中的意思,平时学习要注意积累这方面的知识。

小题2:

题目分析:第一句,“吏”:官吏;“逐”:追;“得”:抓到;“欲”:准备;“法”:法办(处罚);“之”:他们。第二句,“君子”:有品德的人;“以”:因为;“畜”:牲畜;“害”:伤害。

点评:本题不难,句意浅显。翻译文言句子,一要解释清楚字词义,二要注意句式与现代语言习惯的差异,三要符合原意,不可有出入。

小题3:

题目分析:首先要读懂短文,了解情节,从秦穆公言行,即以“君子”自律,体恤百姓(吃了他的马不仅不生气,还赐以酒)等细节来分析。

点评:本题不难,文章内容易读易懂,便于学生对人物形象的理解。人物的形象一是通过人物自己的言行来表现,二是通过作者在作品中的描述和评价来突出,阅读时要注意从这两方面分析人物形象。

解答题
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