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阅读下列材料:

徽州少年林光錀,以日记的形式,记载了清朝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林家成员的生产、生活等活动。以下材料是根据林光錀所写的日记编制而成。

材料一 林父与林光镐一年生产、生活时间分配表

(单位:天)

人物生产劳作其他活动外出活动休闲统计
林父113(31.8%)96(27.07%)28.5(8.03%)117.5(33.1%)355(100%)
林光錀308(86.7%)22(6.2%)5(1.47%)20(5.63%)355(100%)
    说明:①林父的“其他活动”主要包括“打杂”、“做风水地”两项。②林光錀的“生产劳作”以牧牛为主,占264.5天。

材料二 林父一年“外出活动”分类统计表(单位:天)

 

项目

 

走亲戚

 

往双岭

往重山拕(背)苗竹往齐春桃茶往思口买杂货 

清货买货

往富村买货 

江村打油

往林村买小猪 

卖茶

天数12.513142.52110.5
   材料三 林家“生产劳作”时间分类统计表

专项粮食生产蔬菜生产经济作物(茶)其他统计
劳动时间(天)62111624113
百分比(%)5591422100
   说明:粮食包括禾(稻)、麦、粟、番薯四类,凡与之有关的劳动视为粮食生产活动。蔬菜、白豆、油菜种植等列入蔬菜生产。   请回答:

(1)根据林家的生产、生活和经济状况,判断出林父的身份并说明理由。(3分)

(2)根据上述材料,概述林光蝓的生活状况。(2分)

(3)在当时,林光錀的人生之路可能面临三种选择:其一,从事农耕;其二,经商致富;其三,科举致仕。请你就上述三种人生选择,结合林家状况和时代特点,分析其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7分)

答案

 (1)身份:自耕农。

理由:林家父子大部分时问都亲自从事农业生产劳动,自给自足;拥有部分生产资料;有自主活动(休闲)时间。(3分)

(2)生活状况:绝大多数时间从事生产劳作;有写日记的习惯(或有一定的文化知识,或接受了一定的文化教育)。(2分)

(3)从事农耕:有利因素:有农业生产资料和生产经验。不利因素:生产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差(答出容易遭受自然灾害、地主土地兼并、政府盘剥和近代自然经济解体带来的冲击也司得分)。

经商致富:有利因素:徽商文化有利于经商;鸦片战争后中国农产品商品化程度越来越高(林家种植的茶叶等经济作物市场前景广阔)。不利因素:林家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经商基础薄弱;受政府的限制、外国经济势力的入侵、动荡的社会环境等社会因素的制约。

科举致仕:有利因素: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坚持不懈的学习品质(长期记日记)。不利因素:经济基础差(经济不宽裕):学习时间少。(7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的能力。第(1)问要通过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判断他是自耕农、地主或商人。第(2)问要从材料中归纳概括其状况,较容易;第(3)问注意审题,要从中选择一种来分析即可,不可面面俱到。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