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陈谏议教子

宋陈谏议家有劣马,性暴,不可驭,蹄啮伤人多矣。一日,谏议入厩,不见是马,因诘仆:“彼马何以不见?”仆言为陈尧咨售之贾人矣。尧咨者,陈谏议之子也。谏议遽召子,曰:“汝为贵臣,家中左右尚不能制,贾人安能蓄之?是移祸于人也!”急命人追贾人取马,而偿其直。戒仆养之终老。时人称陈谏议有古仁之风。

【注释】①陈谏议:姓陈,谏议是官名。②驭:驾驭马匹。③啮:咬。④直:通“值”,价值。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啮伤人多矣(蹄子)

B.诘仆(于是)

C.贾人安能之(蓄养)

D.移祸于人也(这)小题2:加线的“之”字,与例句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尧咨者,陈谏议子也。

A.贾人安能蓄

B.医好治不病以为功

C.子将安

D.此独以跛故小题3:下面对文本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陈谏议家的马性情暴烈,难以驾驭,连他家里人都不能制服这匹马。

B.陈谏议说儿子陈尧咨不该将家中劣马卖给商人。于是,陈尧咨就命人追回了马,退给了商人钱,并告诫仆人要养马到终老。

C.文中陈谏议的话可以用孔子的名言“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来概括。

D.陈谏议的教子之道的确令人钦佩!他不因儿子把一匹烈马卖掉而感到高兴,而是呵责儿子和家人嫁祸于人。

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小题3:B

小题1:

题目分析:A中的“蹄”是名词动用,意为“用蹄子踢”,所以A错。

点评:本题有难度,学生对古文中名词动用不太了解。学习古文,要注意多积累字词,了解它们的含义以及变化,加强识记。

小题2:

题目分析:A句中“之”为“它”,B句中“之”主谓之间不译,C项中“之”语尾助词不译,D项中“之”为“的”,与例句相同。

点评:本题不难,“之”是常用字词,且句意浅显,易于判断。古文中一词多义是非常普遍的,在平时学习中要多多积累这方面的知识,要注意举一反三,归纳记忆。

小题3:

题目分析:“谏议遽召子,曰:……急命人追贾人取马,而偿其直”,显然“取马”是谏议“命人”所为,并非其子陈尧咨就命人追回了马,所以“时人称陈谏议有古仁之风”。

点评:此题不难,文意浅显,易于理解。解答此类问题,还是要从文章中的句子入手,找到相关的文字段,反复阅读,体会文意,重点抓住关键的词句,理解其意作答。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