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16分)

【甲文】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鱼我所欲也》)

【乙文】王荆公病喘,药用紫团山人参,不可得。时薛师政自河东还,适有之,赠公数两,不受。人有劝公曰:“公之疾非此药不可治,疾可忧,药不足辞。”公曰:“平生无紫团参,亦活到今日。”竟不受。

【注释】①王荆公:即王安石。②药用紫团山人参:这里指药方中需要用到紫团山出产的人参。③薛师政:人名,即薛向,字师政。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4分)   

(1)所识穷乏者我与(        )    (2)今为妻妾之为之(        )

(3)有之(        )              (4)药不辞        (        )

小题2:下列各组句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今为宫室之美之项之强(《幼时记趣》)

B.万钟不辩礼义而受之余缊袍敝衣处期间(《送东阳马生序》)

C.公疾非此药不可治悍吏来吾乡(《捕蛇者说》)

D.万钟我何加焉未尝不叹息痛恨桓、灵也(《出师表》)小题3:翻译下列句子。(6分)

(1)此之谓失其本心。

译:                                                                            

(2)公曰:“平生无紫团参,亦活到今日。”竟不受。

译:                                                                           

(3)亲给钱粮,不扣一厘,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治水必躬亲》)

译:                                                                         

小题4:联系甲乙两段文字及翻译句(3),说说人该如何保持本心?(3分)

                                                                            

                                                                        

答案

小题1:得同“德”,感激恩德;侍奉;恰巧;值得。

小题2:B

小题3:①这种做法就叫做丧失了天性(是非羞恶之心,即“义”)。

②荆公曰:“(我)平生没有紫团参,也活到今天。”竟不接受。

③亲自发钱粮给民工,一厘也不克扣,并且随同的官吏差役也不曾横行勒索一文钱财。

小题4:坚持原则,坚守底线,以身作则,(1分)拒绝金钱等的不良诱惑,(1分)始终保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1分),关心人民群众的疾苦(1分),管好自家的人、身边的人(1分),才能保持本心。(答出其中4点即可)

小题1:

题目分析:本题中的“得”的含义比较大,“得”先通假“德”,然后又由“恩德”化名词为动词,译为“感激恩德”。

点评:本题不难,句意浅显,容易理解。解释文言字语首先要弄懂句子的意思,在句子的语境中理解字词的意思。

小题2:

题目分析:A项中“为”一为“做”一为“因为”,B项中两个“则”都是“却”的意思,C项中“之”一为“的”一为主谓之间不译,D项中的“于”一为“对于”一为“替”。故B对。

点评:本题不难,皆是所学课文中的句子,学生比较熟悉。古文语文精练,一词多义是常见现象,学习时要注意,要把一词的“多义”放在语言环境中记忆。

小题3:

题目分析:第一句,“谓”:叫做;“本心”:天性;第二句,“竟”:却;“受”:接受;第三句,“亲”:亲自;“而”:并且;“随”:随同;“役”:差役;“未尝”:不曾;“横”:横行;“索”:勒索。

点评:本题不难,句意浅显易懂。古文中虽然大多数是一字一义”,但也有两个字表示一个相同的意思,叫“复合义”,翻译时用一个意思就行。

小题4:

题目分析:从材料中可理解克制贪欲,拒绝物质诱惑,保持勤俭习惯,即可保持本心。

点评:本题不难,思考的角度很多,话题有普通性,易于发挥。此类问题,不在于对错,在于如何讲清自己的观点,说清楚理由,组织好语言。

单项选择题
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