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如图所示,粗糙的平行金属导轨倾斜放置,导轨电阻不计,顶端QQ′之间连接一个阻值为R的电阻和开关S,底端PP′处有一小段水平轨道相连,匀强磁场B垂直于导轨平面。断开开关S,将一根质量为m、长为l的金属棒从AA′处静止开始滑下,落在水平面上的FF′处;闭合开关S,将金属棒仍从AA′处静止开始滑下,落在水平面上的EE′处;开关S仍闭合,金属棒从CC′处静止开始滑下,仍落在水平面上的EE′处。(忽略金属棒经过PP′处的能量损失)测得相关数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S断开时,金属板沿斜面下滑的加速度

B.

C.电阻R上产生的热量

D.CC′一定在AA′的上方

答案

BC

金属棒从轨道上滑到底端后,将做平抛运动,根据平抛运动的知识,可以求出棒滑到底端时的速度大小;开关闭合后,金属棒下滑时,需要克服安培力做功,因此平抛的水平距离将减小,进一步根据功能关系可以求出电阻R上产生的热量.

解:A、S断开时,金属棒沿斜面下滑时有到底端后做平抛运动,有:h=gt2  ①

x1=v1t   ②

根据=2as,得:a==,故A错误;

B、开关闭合时导体棒要克服安培力做功,根据功能关系以及安培力对位移的积分即为产生热量得出:

故B正确;

C、当开关闭合时,设滑到底端速度为v2,则有:x2=v2t  ③

所以电阻R上产生的热量为:Q==故C正确.

D、由于棒仍落在水平面上的EE′处,说明平抛时初速度与从AA′处由静止开始滑下到底端时速度相同,故CC′与AA′重合,故D错误;

故选BC.

多项选择题
问答题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在四川汶川发生了里氏8.0级大地震,造成数十万人伤亡和大量建筑物破坏,数百万人无家可归.

(1)在这次地震救援行动中,救援人员使用了一种雷达生命探测仪.它的工作原理是:雷达信号发送器连续发射______(填“声音”、“光”或“电磁”)信号,对一定空间进行扫描,这种信号在空间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m/s,接收器不断接收被目标反射回来的信号并对返回信号进行处理,如果目标在动,则信号会有很灵敏的差异,被埋在废墟下的生还者身体的轻微运动和呼吸,都能被准确侦测到.

(2)地震时,由震源向四周传播的弹性波,称为地震波.地震波中的纵波使地面发生上下振动,而横波使地面发生前后、左右晃动.在距离震中数十公里的极震区,人们先感到上下颠簸,过数秒到十几秒后才感到有很强的水平晃动,而远在千余公里之外的株洲,我们只感到明显的水平晃动.据此可以推断______.(填正确答案的序号)

①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既传播振动,又传播能量

②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只传播振动,不传播能量

③地震波中的纵波在地壳中的传播速度比横波慢,但能量的衰减较快

④地震波中的纵波在地壳中的传播速度比横波快,且能量的衰减也较快

(3)唐家山堰塞湖是这次地震引起的山崩滑坡体堵截河谷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堰塞湖的湖坝是由滑坡体或其他没有物理结构基础的土石方构成,受湖水冲刷、侵蚀、溶解、崩塌等作用,失去抗冲击能力,一旦决口,湖水便倾泻而下,形成洪灾.请你用物理知识简要说明由于堰塞湖水位上升而产生危害的原因.

①______;

②______.

(4)假设地震波中的上述两种波在地表附近的传播速度分别为9km/s和4km/s,位于成都的某地震观测站记录的两种波到达的时间相差25s.试求震源距离这个观测站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