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共11分)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攲嵌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已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乃疏凿芜秽,俾为亭宇;植松与桂,兼之香草,以裨形胜。为溪在州右,遂命之曰“右溪”。刻铭石上,彰示来者。

(注:欹(qī)嵌盘屈:错斜嵌插、曲折盘旋的样子。  佳:美好。  荫:遮蔽。  逸民退士:退居山林的隐士。  裨:使。)

(选自元结《右溪记》)

小题1:解释下面加点字词的意思。(2分)

1.折行                   2.神寒骨              

3.皆怪石                 4.为之怅然   怅然          

小题2: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    )(2分)

A.缚者何者也∕溪在州右

B.乃记而去∕遂命曰“右溪”

C.置州已来,无人赏爱∕子猷、子敬俱病笃,子敬先亡

D.是必得躬历山川∕裨形胜小题3:请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的句子。(2分)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小题4:【甲】文中,作者描绘了小石潭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四个景致。(2分)

小题5:请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比较两篇文章作者在情感表达上的异同之处。(3分)

答案

小题1:①:像蛇爬行一样  ②:使……感到凄凉    :全、都        ④怅然:失意、惆怅的样子 。

小题2:( B )

小题3:译文: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茎蔓,覆盖着,缠绕着,摇动着,连缀着,参差不齐,随风飘荡。

小题4:水、石、树、鱼

小题5:【甲】【乙】两段文字都为借景抒情。【甲】小石潭景物的幽清美激起作者“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情感。作者那种无法摆脱的压抑心情,较为含蓄地表露了作者对冷酷现实的不满。【乙】文中作者借右溪无人赏爱,作者为其刻石铭文,实则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感慨,明显地流露出抑郁不平之气。

小题1:

题目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要求学生对重点词语的解释进行重点识记。还要求学生对文章熟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注意“蛇”的用法,名词作状语。

小题2:

题目分析:A项中的为可解释为:就是;在C项中的而解释为:但是,然而;D项中的以解释为:因为,凭着。

小题3:

题目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和翻译能力,要求学生多读文章,掌握文意,尤其是重点词的翻译。翻译时要注意“蒙络摇缀”四个字。

小题4:

题目分析:要求学生仔细阅读甲文,注意找全所描写的景物。

小题5:

题目分析:要求从写作背景,写作方法等方面,写出其心情、抒发的感受。

问答题

公民张某是某高校教授,2010年取得以下各项收入:
(1)该企业实行年薪制,张某每月取得工资3000元,12月取得年终效益工资64000元和生育津贴780元;
(2)4月份出版一本专著,取得稿酬40000元,李某当即拿出10000元通过民政部门捐给灾区;
(3)5月份为B公司进行营销筹划,取得报酬35000元,该公司决定为张某负担个人所得税;
(4)7月份出访美国,在美国举办讲座取得酬金收入折合人民币8300元,主办方扣缴了个人所得税折合人民币415元;出访美国期间通过协商将其另一本专著翻译成英文出版,获得版权收入折合人民币37350元,在美国该项所得已纳个人所得税折合人民币6249.90元;
(5)通过拍卖行将一幅珍藏多年的名人字画拍卖,取得收入80000元;
(6)从A国取得股息所得折合人民币4000元,已在A国缴纳个人所得税200元;从B国取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人民币3000元,已在B国缴纳个人所得税500元;
(7)另承包一国有企业,当年经营取得收入500000元,相应的扣除项目为320000元,其含有业务招待费8000元、广告费和宣传费80000元、工资薪金90000元(其中含有承包者的工资30000元)、上缴的承包费100000元。承包协议约定,承包经营成果全部归承包者所有。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按下列序号计算回答问题,每问需计算出合计数:

计算张某出版专著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

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