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材料分析题

东营市某初级中学开展了以“学习、贯彻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精神”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该校九年级(2)班时事报道小组的同学通过查阅报刊、上网搜索等手段获得了以下信息:2011年,“幸福指数”几乎跃居全国“两会”热词之首。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和温 * * * * 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都共同闪耀着一个主题“一切为了人民的幸福”。规划和报告中一系列制度和机制的建立,显示着政府对人民幸福生活的承诺和责任,勾画着更加公正和谐社会的愿景。中国政府对民生问题的倾力关注、满溢的“幸福”热度,令全国乃至世界倍加瞩目。

(1)【探究分析】该时事报道小组认真学习研究了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和《政府工作报告》,一致认为:“规划和报告中一系列制度和机制的建立,为实现更加公正和谐社会起着重要保障作用。”你怎样理解该小组得出的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领悟提升】“十二五”和“政府工作报告”中都共同闪耀着一个主题:“一切为了人民的幸福”。

①这一主题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怎样才能从根本上增强百姓的幸福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感悟践行】作为新时代的我们,能为“人民的幸福”做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政府改善民生的一系列行动都是正义的行为。为改善民生建立的一系列制度和机制都属于正义的制度。这对实现公正和谐的社会起到促进和保障作用,没有正义制度的支持,就难以实现真正的社会公平。

(2)①我国政府努力维护社会公平;体现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体现了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说明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只要答出3个知识点即可)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3)①珍惜受教育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义务,努力学习,增长才干。②增强社会责任感,认清当代青年的历史使命。③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④树立崇高的理想。⑤从实际出发,恰当地确定成才目标。⑥增强竞争意识,培养开拓进取的品质。(只要答出3个知识点即可)

不定项选择

王某系中国公民,就职于中国境内甲公司,2013年7月从境内取得如下收入:(1)从甲公司取得工资收入3800元,半年奖4600元,岗位津贴300元,差旅费津贴900元。(2)担任乙公司的独立董事,从乙公司取得董事津贴10000元。(3)担任丙培训机构的兼职讲师,当月授课4次,每次课酬2000元。(4)出版长篇小说一部,7月2日从丁出版社取得稿酬50000元;因该小说添加印数,7月12日从丁出版社取得追加稿酬10000元;因该小说再版,7月20从丁出版社又取得稿酬3000元。7月22日,王某将该小说手稿原件公开拍卖,取得收入100000元。7月25日,王某将该小说改编成电视剧剧本,从戊电视剧制作中心取得剧本使用费80000元。已知:个人工资、薪金所得减除费用标准为3500元/月。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根据本题要点(4)所提示的内容,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是()。

A.王某的稿酬所得应缴纳个人所得税=(50000+10000+3000)×(1-20%)×20%×(1-30%)=7056(元)

B.王某的稿酬所得应缴纳个人所得税=(50000+10000)×(1-20%)×20%×(1-30%)+(3000-800)×20%×(1-30%)=7028(元)

C.王某将小说手稿原件公开拍卖取得的100000元,应缴纳个人所得税=100000×(1-20%)×20%×(1-30%)=11200(元)

D.王某从戊电视剧制作中心取得剧本使用费80000元,应缴纳个人所得税=80000×(1-20%)×20%=12800(元)

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