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20分)

夜走巴山

李汉荣

天黑下来,我仍在山野里行走,山影嶙峋交错,仿若剑戟铿锵,再现古代某个严酷战阵。我想起那些厮杀、血腥和悲凉的牺牲,心里划过惊惧和悲悯。此时,星星依次出现,很快布满天宇。视野渐渐亮开,山影变得敦厚温和,细细山路在月光下蜿蜒,如持续流淌的乳汁。我感到了无情宇宙在无意识里呈现出的几分仁慈。为了一个小小的夜行者,宇宙竟然动用了它的全部照明设备:北斗星、织女星、天狼星、天蝎星、天琴星、室女星……此时全都在为我满负荷工作,那凶猛天狼,也在为我殷勤发电照明。头顶上的每一颗星星,全都以每秒三十万公里的神速,向我空投光芒和柔情。

此时,我行走在群山的皱褶里,我也行走在浩荡的天意里。

嚓,嚓,嚓,连续三颗流星划过头顶靠南的天空,山巅似有被灼痛的云絮,凌乱飘起。山村的狗们,大声狂吠,对天空发出持续质疑和询问。由于天文学知识过于匮乏,它们的发问比起它们的祖先,显得毫无长进,仍止于纪元前的幼稚和天真。尽管,流星们在天上制造了不少的动静,挑逗了无知的狗们的猜测和询问,却丝毫未打断避暑山庄里富豪们的赌局,那掷骰子的声音,盖过了银河的潮汐,删除了天上的动静。熟谙经济学的精明赌徒们,陶醉于他们的天文数字,却不需要也不屑于别的什么天文学,不需要也不屑于向天空注目和发问,除非星辰坠落,为他们降落下大量黄金和巨额利润。

我对那些对天发问的无知的狗们,竞有了几分尊敬:在这个被商业和经济学主宰的大地上,在这个市侩当道、失去天真的夜晚,它们,仍保持着上古的天真,对尘世和天上的动静,发出好奇的追问。

隔着一个山涧,走在山路上的我,看见了不远处的高速公路,几乎与我并排而行。我看见一辆辆呼啸的车,一组组飞旋的轮胎,我看见疾驰的现代,载着时光和欲望,弃我而去,弃我而去。

我,一个步行的人,一个保持着古代行走方式的人,一个对现代水土不服的人,一个迈着农业的步子慢行的人,与咆哮的工业和狂奔的现代,礼貌地保持了距离,我绕开了它的快,我坚持着我的慢。

它们,狂奔的铁、轮胎们、现代们,一路弃我而去,很快都超越了我,扔下了我。我索性掉头,折进一个山湾,四周是无边密林,林间一泓碧水。这时,我才忽然发现:现代已载着现代远去,我留了下来,留在古代的密林,留在古老的深山。

抬起头,我看见了山间的月亮,被林涛和山风梳洗得眉清目秀的月亮,他不慌不忙地漫游在李白的苍穹,行走在苏东坡的意境里,仔细抚摸着山上的苔藓和留下始祖乌爪痕的玄武岩一一那上面保留着两亿年前时光的表情。

这时候,我恍然大悟“白驹过隙”这个词的深意。

这时候,我才知道:所谓高速的现代,只是现代自己快速删除自己的一种程序。现代载着现代快速离去,最终能留下来的,注定还是大地、青山、始祖乌的玄武岩和李白的明月。

已是后半夜了,明月西斜,天河渐落,山影隐约。早起的鸟开始集体朗读,山野有鸡鸣声起。路边,几户农家的灯陆续亮了,我在一家的院子里停下,主人是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他说儿子儿媳在外地打工,他与老伴种地,带着上小学三年级的孙子,还养着一头奶牛。他一边挤奶一边说,山里不缺草,牛吃得好,奶多。提前把奶挤了,等会把奶卖给奶贩子,他们又卖给城里的奶厂。他说趁这老骨头还能动,挣一点补贴家用,也给自己准备点养老钱。我蹲下来,看他挤奶。奶牛温顺地站着,它不计较那哗哗流进奶桶里的是什么,它似乎陶醉于释放的快感,或者,它知道那是什么,它只觉得放养它的人有恩于它,青草和溪流有恩于它,那流出去的都不是它的,是天的,是地的,是人的,而属于它的身体,还原封不动在它这里,这让它已很满足。

星光照在奶牛身上,照在老人身上,被星光雕塑的老人和奶牛,宛如黎明的神灵。奶桶已经快盛满了,而牛奶还在注入,星光也在注入,满当当的桶里,荡漾着星光和牛奶。我再一次从老人脊背和奶牛的脊背向天穹望去,我看见,那渐渐沉落而暗淡的银河,似乎已向宇宙献出了足够多的乳汁……

(选自《散文》2013年第10期)

小题1:概述首段中宇宙“仁慈”的表现。(2分)

小题2:如何理解“我对那些对天发问的无知的狗们竞有了几分敬意”?(4分)

小题3:从表现手法角度赏析文中划波浪线句子。(4分)

小题4:分析文章末段对“星光”描写的作用。(4分)

小题5:结合文章内容,评析作者在文中表现的思想情感。(6分)

答案

小题1:星星遍布于天宇(或“动用了它的照明设备”),照亮了山路(或“为我殷勤照明”,或“向我空投光芒和柔情”。

评分标准:共2分,写出一点給1分。前一点意思中须有“星星遍布”或“出现”之意,后1点意思中须有“照亮”之意,照抄原文不得分。

小题2:一方面表明作者对那些关注自然、亲近自然、本心不泯的做法的肯定和敬意,另一方面表达了作者对当前无视自然、漠视自然,只关注经济利益的社会现象的厌弃和批判。

评分标准;共4分。写出一点得2分,没点中写出作者感情倾向的1分,写出具体内容的1分,意思对即可,如照抄原文句子,意思对可得1分。

小题3:(1)运用拟人手法,赋予月光以情感情态,用“眉清目秀”表现了山间月色的明媚清丽;又用“漫游”“行走”“抚摸”等词语写出了月光朗照的美好情景。(2)运用比喻手法,用“时光的表情”来描绘玄武岩上始祖鸟留下的爪痕,既新颖生动,又给人无限的想象。(3)运用联想和想象(或“虚实结合”),把眼前现实之景与几千年前李白和苏轼的月下情景联系起来,让人神接千载,浮想联翩。

评分标准:共4分。写出任意1点的2分,每点须写出手法及效果,意思相近即可。

小题4:(1)内容上,照着老人和奶牛的星光,让人想到自然对人类的恩惠与庇护,(或“也让人反省自身对自然的冷漠”),含蓄地升华了主题。(2)结构上,与前文对星光的描写呼应,有回环对应之美。

评分标准:共4分。写出内容、结构作用各得2分,内容方面,能够答出“恩惠与庇护”之意或自身反省之意的,得2分。

小题5:思想情感:作者在文中赞美了宁静、和谐、优美的农村生活,批判了当代文明的快速、粗暴和充满欲望。

评析示例1:这对当下只顾发展的工业社会有较好的“规劝”作用,比如“我看见疾驰的现代,载着时光和欲望”,读这样的文章,能使浮躁的人心静下来,能关注我们生活应该有的美好内容。

评析示例2:社会发展与传统生活只能“互动”着前行,当代社会有种种弊端,但它们只能在前进中解决;传统农村生活固然有美好的一面,但毕竟不可能回到“过去”,比如文中老人的儿子儿媳只能去“外地打工”,作者在文中的思想感情不过是“一厢情愿”。

评分标准:共6分。能较准确写出文章思想感情,的2分;能较恰当地“结合文章内容”,得2分;能进行言之成理的“评论”,得2分。

小题1:

题目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文段内容的能力。文段中作者由“星星依次出现,很快布满天宇”等夜相“感到了无情宇宙在无意识里呈现出的几分仁慈”。这是文段中心句,在这句话后面的内容即是“仁慈”的具体表现,对这些内容加以概括就是题干要求的答案:为了一个夜行者,宇宙竟然动用全部照明设备为我满负荷工作,每一颗星星,全都向我空投光芒和柔情。

小题2:

题目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重要语句的能力。这句话是在作者写了富豪们的赌局之后对狗们的赞美。所以理解其含意,首先是下文敬意的具体内容:在商业和经济学主宰的社会,市侩当道、失去天真,狗仍保持着上古的天真。但作者的目的显然不是在赞美狗,而是赞美具有这种品质的人。与之相反,自然是对失去本真,追逐名利的社会现象的厌弃和批判。此题从正反对比两反面回答。

小题3:

题目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表现手法的能力。画线句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含意丰富,充满哲理。我们首先能够看出来的是拟人:月亮被林涛和山风梳洗得眉清目秀,他漫游、行走、抚摸……,拟人的作用是赋予描写对象人的情感,使之生动形象,这里用“眉清目秀”表现了山间月色的明媚清丽;又用“漫游”“行走”“抚摸”等词语写出了月光朗照的美好情景。其次我们能够看出的是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作者把眼前的明月与李白、苏轼的月下情景结合起来,虚实结合,神接千载,浮想联翩。最后我们再深度理解,可以得出这段文字还运用了比喻的手法,用“时光的表情”来比喻山上的苔藓和玄武岩上始祖鸟留下的爪痕,既新颖生动,又给人无限的想象。此题答对两个点子即可得满分,比喻手法比较隐晦,很难找出,所以不必求全。

小题4:

题目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星光”这一形象的作用。末段数次写到“星光”,在结构上,与前文照应,特别是与开头相照应,形成首尾呼应的结构美,在内容上,“牛奶还在注入,星光也在注入,满当当的桶里,荡漾着星光和牛奶”含蓄蕴藉,奶捅里注入的是牛奶也是星光。照着老人和奶牛的星光,是自然对人类的恩惠与庇护,含蓄地升华了主题。此题的思考角度是结构和内容两方面。

小题5:

题目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文章主旨的能力。本文的主旨比较确定,即赞美宁静、和谐、优美的农村生活,批判当代文明的快速、粗暴和充满欲望。此题的重点在解读主旨,本文对“狂奔的铁、轮胎们、现代们”那种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表现出明显的不屑,“现代已载着现代远去,我留了下来,留在古代的密林,留在古老的深山”。从回归自然,回归本心的角度,对当下只顾发展的工业社会有较好的“规劝”作用,有助于祛除当今社会的浮糜之风,但从另一个角度看,作者这种观点又可以理解为守旧,那种留守住自然、本真的精神是可贵的,然而现实却是无情的,固守古旧,拒绝现代只是一种理想,历史的车轮是滚滚向前的,是一去不复返的,我们只能遵循规律而不能拒绝规律。

问答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