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如图所示,AB为一轻质杠杆,O为支点,BO=2AO,AB两端分别悬挂实心铜球和实心铁球,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若将两球同时浸没在某液体中,液体的密度小于铜和铁的密度,则

A.杠杆仍能保持平衡

B.铜球一端下降

C.铁球一端下降

D.液体密度未知,故无法判断哪端下降

答案

答案:B

分析:AB两端分别悬挂实心铜球和实心铁球,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根据杠杆平衡条件求出铜块和铁块的体积关系.

当两球同时浸没在某液体中,两球受到液体的浮力作用,判断现在杠杆是否平衡.

解答:解:如图,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得,

OA×G=OB×G,OA×ρgV=OB×ρgV

所以,,所以,V

当两球同时浸没在某液体中,杠杆左端:

OA×(G-F浮铜)=OA×G-OA×F浮铜=OA×G-OA×ρgV=OA×G-OA×ρg=OA×G-OB×ρg--①

杠杆右端:OB×(G-F浮铁)=OB×G-OB×F浮铁=OB×G-OB×ρgV--②

比较①和②式,

因为OA×G=OB×G,ρ<ρ,所以①>②,所以杠杆的左端下沉.

故选B.

点评:判断杠杆是否平衡,杠杆平衡条件是本题的关键,首先由杠杆平衡条件推知铜块和铁块的体积关系,然后根据铜块和铁块的体积关系、密度关系,判断是否符合杠杆平衡条件.力和力臂的乘积大的一端是下沉的.

选择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下列各组加粗词解释相同的一项是(     )

A.公问其 温而知新

B.战长勺 生忧患

C.登轼而望 莲出淤泥而不染

D.战则请 民弗

2.下列加粗词与现代汉语的意思最接近的一项是(     )

A.可以一战

B.肉食者

C.下其辙

D.牺牲玉帛

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左传》传说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是根据鲁史写的编年体史书。

B.文章记述了历史上有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长勺之战”,并且详细地记叙了战争的全过程。

C.本文通过人物的语言和动作,描写了两个对比鲜明的人物形象——曹刿和鲁庄公。

D.最后一段的“彼竭我盈”体现了曹刿的作战思想。

4.翻译下列句子。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