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反帝爱国”运动和“封建蒙昧主义”运动,是新中国对义和团一百年来评价中的两种基本结论。形成这两种不同结论的主要原因是

A.史学观点的不同

B.意识形态的左右

C.政治运动的影响不同

D.掌握史实的不同

答案

答案:C

题目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义和团运动的认识。从反对外国侵略、打击帝国主义在华实力这一角度去认识,义和团运动是一场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从其所采取的方式来看,则表现为“封建蒙昧主义”运动。所以应选C。

填空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10分)

智伯率韩、魏二国伐赵。围晋阳,决晋水而灌之。城下缘木而处,县釜而炊。襄子谓张孟谈曰:“城中力已尽,粮食匮乏,大夫病,为之奈何?”张孟谈曰:“亡不能存,危不能安,无为智士。臣请试潜行,见韩、魏之君而约之。”乃见韩、魏之君,说之曰:“臣闻之,唇亡而齿寒。今智伯率二君而伐赵,赵将亡矣。赵亡则君为之矣。及今而不图之,祸将及二君!”二君曰:“智伯之为人也,粗中少亲,我谋而泄,事必败,为之奈何?”张孟谈曰:“言出君之口,入臣之耳,人孰知者乎?且同情相成,同利相死。君其图之。”二君乃与张孟谈阴谋,与之期。张孟谈乃报襄子。至其日之夜,赵氏杀其守堤之吏,决水灌智伯。智伯军救水而乱。韩、魏翼而击之,襄子将卒犯其前,大败智伯军,杀其身而三分其国。襄子乃赏有功者,而高赫为赏首。群臣请曰:“晋阳之存,张孟谈之功也。而赫为赏首,何也?”襄子曰:“晋阳之围也,寡人国家危,社稷。群臣无不有骄侮之心,唯赫不失君臣之礼,吾是先之。”由此观之义者人之大本也虽有战胜存亡之功不如行义之隆故君子曰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

节选自《淮南子·人间训》

小题1:对下列各句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赵亡则君为之矣次:下一个(第二个)。

B.无为智士贵:尊重。

C.二君乃与张孟谈阴谋阴谋:诡秘的计谋。

D.寡人国家危,社稷殆:危险。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粗中少亲侣鱼虾友麋鹿

B.群臣无不有骄侮之心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

C.吾是先之輮为轮

D.人孰知者乎师道不传也久矣小题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3分)

韩、魏翼而击之,襄子将卒犯其前,大败智伯军。

                                                                                       

小题4:用斜线(/)给文中划线的文字断句(3分)

由 此 观 之 义 者 人 之 大 本 也 虽 有 战 胜 存 亡 之 功 不 如 行 义之 隆 故 君 子 曰 美 言 可 以 市 尊 美 行 可 以 加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