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网络新政”通过互联网构筑民意表达平台、创新政务公开载体、及时了解舆情、促进科学决策,已成为不少地方政府的施政亮点。同时,一些地方也在积极进行网络“新政”的探索,广州、南京等地政府普遍设立了网络发言人,及时回应网友反映的社会管理各方面问题。网络留言板也成为政府机关了解民情、听取民意、集中民智、接受监督的新形式。
结合材料回答:
(1)在推行“网络新政”过程中,公民可以行驶哪些政治权利?(6分)
(2)政府机关推行“网络新政”有何意义? (12分)
材料二:网络政治参与。被称为“中华第一刊”的《半月谈》,辟出《热点声音》专栏,欢迎广大网民对社会热点问题谈自己的看法。下面是几位网民的留言:
留言一:“如果有房没人住,有人没房住,老百姓就觉得GDP增长跟自己没什么关系。因此,与老百姓实惠挂钩的GDP增长才是能够持久的增长”。----全国政协委员刘梦熊
留言二:“网络管理方面,政府已出台很多制度、政策,但哪一个真正落实了?”-----网络研究专家陶定开教授
留言三:“民众有权利问(政府)这样的问题:你是怎么花我们钱的,这些钱都是为我们花的吗?”----浙江温岭网民
(3)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谈谈你的认识?(12分)
(1)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如果答成:政治自由、监督权、知情权、表达权也可同样得分。(6分)
(2)①有利于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②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防止滥用权力,防止腐败行为,保证清正廉洁。
③促进依法行政,提高行政管理水平;
④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造福于人民,从而建立起一个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增强政府权威。
(每点3分,要求结合材料论述简明正确,共12分)
(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均可得分)
(3)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民主具有广泛性、真实性。广大网友参与网上交流,是以主人翁姿态积极参与国家事务。
②公民应积极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公民有言论自由和监督权。公民通过网络发表言论属于公民监督政府行为,运用舆论监督方式,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提出批评、建议。
③公民应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原则,坚持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要敢于同邪恶势力进行斗争,勇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监督权;但必须采取合法的方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干扰公务活动。
题目分析:该题考查公民的权利、政府以及公民的有关内容,第(1)问:考查公民的权利,考生根据教材即可答出,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第(2)问:考查政府的内容,意义类试题,考生可以从有利于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加强廉政建设,防止滥用权力;促进依法行政;增强政府权威等角度作答。第(3)问:认识类试题,考生要注意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角度进行认识,考生可以从国家性质、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原则、正确行使监督权等角度作答。
点评:考生首先要注意识记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公民政治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政治性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政府意义类试题,考生要注意认真积累,认识类试题,考生注意答题的模式,考生要注意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角度进行认识。难度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