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题

(1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材料二 乾隆二十五年发给中国商人的海外渡航证明书:

材料三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政府规定广州是允许外商来华贸易的唯一口岸,而且即使在广州也百般限制中国人与外商接触。政府特许的“十三行”不仅垄断了与外商的经济往来,还代政府出面办理交涉事宜。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怎样的生产方式?(2分)它有什么特点?(4分)

(2)材料二、三反映了清朝政府怎样的对外政策?概括其含义。(4分)

(3)这种对外政策和材料一中的生产方式有何联系?(4分)

答案

(1)生产方式:小农经济(自然经济)(2分)

特点:①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 ②自给自足 ③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4分,答出两点即可)

(2)闭关锁国政策(2分)

严格限制中外贸易往来以及中国人与外商的接触。(2分)

(3)巩固自然经济是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本原因;(2分)闭关锁国政策的实行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自然经济的解体。(2分)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