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10分)

与朱元思书

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小题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富阳至桐庐/非亭午夜分

B.望峰心/未尝不叹痛恨於桓、灵也

C.窥谷忘/始一

D.猛浪若走先告小题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小题3:本文第一段写到“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这里山水的“奇” 和“异”表现在哪里?(请根据文中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概括)(4分)

答案

小题1:C.回去,回来  (A.从/如果,若 B.平息、停止/叹息D.像奔跑的马/跑,快走)

小题2:树枝纵横交错挡住了上面的天空,虽在白昼,林间仍显昏暗;在枝条稀疏的地方有时还能见到阳光。(关键词“上”“ 昼”“ 犹”“ 交映”每个0.5分,全句通顺1分)

小题3:平静的江面水清见底,湍急的河段急流如疾箭若奔马(2分);两岸悬崖峭壁,山高树多景美(2分)。

小题1:

题目分析:A中“富阳至桐庐”中“自”是从的意思,“非亭午夜分”中“自”是如果的意思。B中“望峰心”中“息”是平息的意思,“未尝不叹痛恨於桓、灵也”中“息”是叹息的意思。C中“窥谷忘”和“始一焉”中“反”都是回去,回来的意思。D中“猛浪若”中“奔”是像奔跑的马的意思,“走先告”中“奔”是跑,快走的意思。此题考查考生的文言实词的运用和积累情况。针对这种类型,考生可以根据文意和语境,以及自己的积累,即可得出答案。平时考生也须特别注意一词多义、通假字和古今异义的词语,以便考试时能够灵活运用。

小题2:

题目分析:本题的翻译,句中的“上”“ 昼”“ 犹”“ 交映”等,都是重要的采分点,做翻译题,要注意几点:1、字字落实,直译为主;2、注意词类活用、特殊句式;3、注意句子整体连贯。在翻译句子的时候,我们也要注意对译。翻译一般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根据语境,做到文通字顺。因此,此题可以翻译为:树枝纵横交错挡住了上面的天空,虽在白昼,林间仍显昏暗;在枝条稀疏的地方有时还能见到阳光。

小题3:

题目分析:解答此类题,首先要分析题干的要求,确定筛选信息的标准和方向,然后采取排除法,排除不符合题意的句子,确定答案。从文章“水皆缥碧,千丈见底。”和“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可以归纳出,这里山水的“奇” 和“异”表现在平静的江面水清见底,湍急的河段急流如疾箭若奔马;两岸悬崖峭壁,山高树多景美。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

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

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 * *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 * * 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

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 * * 戮力而攻秦, * * 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 * * 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 * * 与臣有卻……”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亡去不义亡:逃跑

B.臣与 * * 戮力而攻秦戮力:拼力厮杀

C.秦时与臣游,游:交游

D.籍吏民,封府库籍:登记造册小题2:下面加点字解释,用法与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A.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B.臣为韩王送沛公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C.孰与君少长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

D.所以遣将守关者……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倶小题3: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现沛公“善于应变”和项羽“优柔寡断”的一组是(3分)

A.①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②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

B.①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②项王默然不应

C.①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②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

D.①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②项王默然不应小题4:下列对选段的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沛公为项伯的侠义所感动,于是就与他结拜为兄弟,并结成儿女亲家。

B.项羽为人善良,宽容大度,所以不计前嫌,接受刘邦道歉,与之和解。

C.范增老谋深算,深知刘邦有称王的野心,所以多次暗示项羽除掉刘邦。

D.项伯为人仗义,主持公道,所以他在项庄舞剑时挺身而出,保护刘邦。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