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童趣  

沈复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注释】①秋毫:鸟类到了秋天,重新生出来的非常纤细的羽毛。后用来比喻最细微的事物。②物外:这里指超出事情本身。③项:颈,脖颈。④徐:慢慢地。⑤强:通“僵”,僵硬。⑥唳:鸟鸣。

(节选自《浮生六记·闲情记趣》)

小题1:解释加点的词(4分)

(1)忆童稚时                    (2)时有物外之趣              

(3)又留蚊素帐中                 (4)昂观之               

小题2:下列选项中对划线句子翻译准确的一项是( )(2分)

A.我心里把它们比作群鹤飞舞在空中。

B.自己认为和群鹤在空中飞舞差不多。

C.我心里把它们比作群鹤在空中飞舞。

D.自己认为和群鹤飞舞在空中差不多。小题3:沈复发现了“观蚊成鹤”这一物外之趣,请你仔细阅读全文,简要说说“物外之趣”究竟指的是什么?怎样才能获得“物外之趣”呢?(3分)

答案

小题1:(4分)(1)我(2)所以(3)在(4)头

小题2:(2分) C

小题3: (3分)“物外之趣”是指超出事物本身所具有,却又与事物有关的意趣。(意近即可得1分)只有观察细致,善于联想和想像,富有情趣,才能获得“物外之趣”。(评分标准:答出一点给1分,两点即可得满分。)

小题1:

题目分析: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如本题中“余”为古今异义,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

小题2:

题目分析:疏通全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解释清楚关键词语,比如各项译句的不同,与原句中字词一一比较,有词译错,或句式不符合现代语言习惯就排除。

小题3:

题目分析:本问题是学习中老师重点讲解的问题,可根据所学所记直接作答,也可从文中所写的孩子的情趣来理解“物外之趣”即指不在于眼前事物本身而在于内心获得的快乐之感,结合现实生活略谈。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