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题

(12分)历史上各国政府都重视经济政策的制定,以促进社会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天下已定,高祖乃令贾人(商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

——《史记·平准书》

材料二 “我向你们,也像我自己发誓:一定要为美国人民实行新政。”

——富兰克林·罗斯福

材料三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生产队1976年与1979年收入对比表

时间粮食产量人均口粮人均分配收入
1976年35000斤230斤32元
1979年132 300斤800斤200元
①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一经济政策?制定该政策的根本目的是什么?(4分)

②材料二中的新政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的?它有什么特点?(4分)

③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现象?试分析其原因。(4分)

答案

①政策:重农抑商。(2分)目的:维护封建统治。(2分)

②背景:1929-1933年经济危机。(2分)特点:国家干预经济。(2分)

③农民收入增加。(1分)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题目分析:(1)从材料一文字内容中可以解读出重农抑商的信息;封建统治者制定该政策的根本目的是保护自己自足的自然经济从而巩固封建社会的统治。(2)结合所学可直接回答罗斯福新政的背景是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爆发;罗斯福新政的最突出的特点是国家直接干预经济的发展。(3)从材料三表格信息中可以直接解读出1979年小岗生产队实行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粮食产量和农民收入增加快速增加。

点评:“罗斯福新政”是高考中的热频考点,近年来从多种史观的角度重新解读“罗斯福新政”成为最新颖的模式:

(1)现代化史观:罗斯福新政通过国家干预的手段,调整美国的经济模式,缓和了经济危机,探索了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的新模式。

(2)整体史观:罗斯福新政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了自由放任政策占统治地位的时代,迎来了以国家干预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代。同时,罗斯福新政、苏俄新经济政策、中国的改革开放反映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相互借鉴,说明市场和计划都是调节经济的手段。

(3)社会史观:罗斯福通过加强救济工作,强化社会保障、加强社会立法等措施有效地解决了经济危机带来的严重社会问题(失业、贫困、流浪等),缓解了社会紧张局势。

(4)生态史观:罗斯福新政减少农业种植面积、修建田纳西水利工程等措施保护了美国的生态环境,保证了可持续发展。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