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有西方学者指出,传统中国是“一具涂着香料、裹着丝绸、写着象形文字的木乃伊,它的内部循环就如同一只冬眠鼠那样”。该学者认为

A.中国传统社会是停滞不前的

B.中国外表僵化内部充满活力

C.中国传统社会与埃及相类似

D.中华文明悠久灿烂并且连续不断

答案

答案:A

题目分析:“木乃伊”、“如同一只冬眠鼠那样”这些形象的比喻说明,传统中国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和君主专制制度的束缚下停滞不前。故答案选择A项。传统中国社会不仅外表僵化而且内部也没有活力,故B项不正确;中国传统社会是独立的社会,而埃及传统社会遭受外族(如奥斯曼帝国)入侵,沦为殖民地,故C项不正确;材料没有反映中华文明悠久灿烂并且连续不断,故C项不正确。

点评:对于中国古代社会自身能否滋生新的近代社会因素,能否向近代社会转型,中外学者主要分别两派:一派是不变论、无发展论、停滞论;另一派是变迁论、发展论、转型论。关于中国历史“停滞论”共同点都认为中国古代社会稳定不变,没有发展,自身不可能产生近代性因素,只有靠西方文明的冲击才能打破平衡状态,向近代转变。(1)它最早出现在19世纪欧洲伴随完成工业革命加强对外扩张之时,其时一些人污称中国是“一具涂着香料、裹着丝绸、写着象形文字的木乃伊,它的内部循环就如同一只冬眠鼠那样”。(2)20世纪初叶,西方学者提出精神文化决定论,给中国历史“停滞论”涂上理论色彩。(3)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秋泽修二等人鼓吹中国历史具有“停滞”、“倒退”与“循环”的特性,只有依靠外力才能推动历史的发展。(4)西方学者又相继提出了“西方冲击——中国反应”论与“传统——近代”论,认为凡是近代的就是西方的,中国传统社会是停滞不变的,如果没有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根本无力产生近代性变化,西方是中国近代转变的创始者。(5)自称“与 * * 党决裂”的魏特夫为了与 * * 主义进行“战斗”还抛出了“东方专制主义”论。(6)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学者又相继提出了中国明清时期“高水平平衡陷阱论”、“有增长无发展论”、“过密型商品化论”、“明代倒退论”等,从而把“停滞论”提升到更高的理论形态。这一内容主要从史论文的角度来进行命题,如2012年全国文综(新课标)卷第41题。

多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