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实验室现需要6.72L纯净的氧气(在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是1.429g/L).某同学用质量比为3:1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并回收二氧化锰.下表为该同学实验的有关数据:

实验收集6.72L氧气后,

试管内固体剩余物的质量

充分加热后试管内

固体剩余物的质量

39.4g34.6g
求:(1)该同学总共收集到多少克氧气?

(2)最多能回收到多少克二氧化锰?

答案

(1)第一次收集到氧气的质量:6.72L×1.429g/L=9.6g

第二次(充分加热)收集到氧气的质量:39.4g-34.6g=4.8g

总共收集到氧气的质量:9.6g+4.8g=14.4g

(2)设氯酸钾的总质量为x

2KClO3

MnO2
.
2KCl+3O2

245               96

x                14.4g

245
x
=
96
14.4g
  

x=36.75g

二氧化锰的质量=

36.75g
3
=12.25g

答:(1)该同学总共收集到氧气14.4g;

(2)最多能回收到二氧化锰12.25g.

单项选择题
填空题 案例分析题

阅读下列说明,回答问题1至问题5,将解答填入答题纸的对应栏内。【说明】某信息系统集成公司根据对客户需求的理解,决定开发一种主要是应用于客户单位内部的即时通信产品。根据公司内部销售人员的反馈,该公司的高层领导觉得该产品应该有很好的市场前景,不仅可以满足公司现有客户的需要,而且可以作为独立的产品在市场上出售。于是公司的总经理徐某责成销售部门撰写出该产品的需求说明书,然后又要求开发部门的项目经理李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细化该产品的技术指标,制定出该产品的项目范围说明,并组织了10余人的团队开始了该产品的开发。鉴于项目规模较小,而且已经获得了总经理的支持,因此项目经理李某觉得没有必要进行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只是组织业内的几个专家,根据他自己对项目的描述做了简单的评审,专家也没有对该项目提出太多的异议。但是在项目的实施阶段,问题却层出不穷。首先是,项目团队发现有新的、更简单易行的技术方案可以实现项目的目标:其次是与销售部门会议后,销售部门的人反映目前开发的产品不是他们需要的产品;更麻烦的是,相关政府部门出台政策,为了稳定市场秩序,限制了该类产品的市场销售。

可行性研究包括多方面的研究。其中()主要是从资源配置的角度来衡量该项目的价值;而()包括法律可行性,即指在项目开发过程中可能涉及的合同责任、知识产权等法律方面的可行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