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比较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文后题。(9分)

【甲】见《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公怒,诏吏欲杀之。晏子曰:“烛邹有罪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公曰:“可。”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我君以鸟之故而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而轻士,是罪三也。数烛邹罪毕,请杀之。”公曰:“勿杀,寡人闻命矣。”    —— (《晏子春秋·晏子谏杀烛邹》)

小题1:请用“ / ”给下面的句子断句。(1分)

今 齐  地  方  千  里

小题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2)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而轻士。

小题3:两段选文都表现了进谏者的机智善辩,但各又有不同。甲文劝谏的目的是为了使齐威王                    ,以富国强民;乙文晏子劝谏的目的是为了让景公                  ,以免落下“爱鸟轻人”的罪名。甲文邹忌进谏时采用了                   的方法说服齐王,乙文晏子进谏时采用       的方法,使景公明确了事情的荒谬以及后果的严重。(4分)

答案

小题1:今 齐  地  / 方  千  里 (1分)

小题2:略(4分)

小题3:广开言路(纳谏)  不杀烛邹  借事说理(以事喻理、类比法、推己及人,均可)  正话反说(以退为进、归谬法,皆可)(4分)

小题1:

题目分析:学生应了解文言的句读知识,学会有感情的朗读文言文,培养语感并能根据句子中词语的意思含义来划分句子节奏。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

小题2:

题目分析:理解并翻译文言文语句,就是把文言文在尽可能地保留原意和风格的情况下用现代汉语的形式表达出来。翻译文言文要遵循“信”“达”“雅”三个原则。翻译文句是各级各类考试的重点类型题之一,掌握翻译技巧是重要的得分手段。这里注意“刺”“闻”“轻”等关键词的理解。

小题3:

题目分析:从近五年中考本类试题的形式上看,这五年的题目均为填空简答题。答题要求分为两种,即,要求答案用文中的话表述,或答案用自己的话表述。从提问内容看,所有题目都针对故事中的情节或人物发问,目的是考查考生是不是读懂了故事。《邹忌讽齐王纳谏》以讽喻方式进谏,使齐王广开言路,战胜于朝廷;晏子正话反说,使景公明确了事情的荒谬以及后果的严重。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