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填空题
46.小明同学欲通过实验证明“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受热分解的催化剂”这一命题.他设计并完成了下表所示的探究实验: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或总结 | ||
各步骤结论 | 总结 | |||
实验一 | 将氯酸钾加热至融化,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 木条复燃 | 氯酸钾受热要分解产生氧气,但是______.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 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受热分解的催化剂 |
实验二 | 加热二氧化锰,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 木条不复燃 | 二氧化锰受热不产生氧气. | |
实验三 | ______
| 木条迅速复 燃 | 二氧化锰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 |
(2)在小明的探究实验中,实验一和实验二起的作用是______;
(3)小英同学认为仅由上述实验还不能完全得出表内“总结”,她补充设计了两个方面的探究实验,最终完成了对“命题”的实验证明.第一方面的实验操作中包含了两次称量,其目的是:______;第二方面的实验是______.
答案
(1)实验三要看二氧化锰在氯酸钾分解反应中的作用,所以要加热二者的混合物;只加热氯酸钾,要加热到熔化才有少量氧气放出,生成氧气的速率较慢,反应方程式为2KClO3
2KCl+3O2↑.△ .
(2)实验一和实验二是对比实验,通过对比得出二氧化锰的作用.
(3)催化剂的特点是“一变,两不变”,即反应速率变,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要证明物质是催化剂,必须同时验证这三点,所以第一方面:比较MnO2在KClO3分解前后的质量;第二方面:验证从反应后的剩余物中分离出的物质是否能加快KClO3的分解.
故答案为:(1)
实验一 | 时间较长、温度较高 2KClO3 | ||||||
实验三 | 将MnO2与KClO3的混合物加热 |
(3)比较MnO2在KClO3分解前后的质量;验证从反应后的剩余物中分离出的物质是否能加快KClO3的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