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B.原子可以通过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离子

C.原子的质量几乎都集中在原子核中

D.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没有变化

答案

答案:D

题目分析: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A正确;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离子,B正确;在原子中,质子的质量是电子质量的1836倍,所以说原子的质量几乎都集中在原子核上,C正确;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一定变,化学变化就是生产了新分子的变化,D错误。故选D。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阅读《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学实录(节选),完成问题。师:大家再回头看一下这首词的词牌和题目。词牌是什么?题目是什么?生1:词牌是“永遇乐”,题目是“京口北固亭怀古”。师:一般来说,一首词有了题目就有了明确的主旨,题目中哪个字能够明确主旨?生2:“怀”。师:古代文人的怀古之作,往往是借古人古事,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绪。请大家自由阅读,看看词中上片写了哪些古人古事。生3:孙权、刘裕。师:上片的两个人物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生4:孙权的典故是要表达作者想为国家建功立业的心情。师:怎么看出来的?生5:赤壁之战孙权一方以少胜多,战胜了曹操,此时,“气吞万里如虎”。师:作者写廉颇是为了什么?生6:为了衬托作者现在的境遇。师:廉颇老了还有人去问一问能不能吃饭,作者老了都无人问津。辛弃疾作为南宋臣民总共生活了四十几年,在这四十几年里,有近20年的时间被闲置一旁,而在断断续续被召用的20多年间,又有37次频繁调动。尽管他一再上书,要求北伐,但朝廷从未真正采纳过他的建议。不要以为这里只是简简单单的几个字,这是一位老人字字泣血的呼喊。大家应该用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去读这几个字呢?生7:让人流泪的感觉,“谁”应突出出来。师:还应突出“老、谁、饭否”,气息不要断。

问题:分析教师是如何引领学生做到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的。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