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英国马嘎尔尼使团以替乾隆祝寿为名,向清政府提出派使臣常驻北京,开放宁波、舟山群岛、天津为贸易口岸……遭到拒绝后,马嘎尔尼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清政府好比是一艘破烂不堪的头等战舰,它之所以在过去一百五十年中没有沉没,仅仅是由于一班幸运、能干而警觉的军官们的支撑,而她胜过邻船的地方,只在她的体积和外表。但是,一旦一个没有才干的人在甲板上指挥,那就不会再有纪律和安全了”。1840年,这句话得以应验!
【材料二】中国的连绵不断的起义已经延续了约10年之久,现在汇合成了一场惊心动魄的革命;不管引起这些起义的社会原因是什么,也不管这些原因是通过宗教的、王朝的还是民族的形式表现出来,推动了这次大爆发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英国用大炮强迫中国输入名叫鸦片的麻醉剂。满族王朝的声威一遇到英国的枪炮就扫地以尽,天朝帝国万世长存的迷信破了产,野蛮的、闭关自守的、与文明世界隔绝的状态被打破,开始同外界发生联系……。
——马克思于1853年所著《中国革命与欧洲革命》
【材料三】“由于那次义和团失败以后,中国人便知道从前的弓箭刀戟,不能够和外国的洋枪大炮相抵抗,便明白欧美的新文明,的确是比中国的旧文明好得多……中国一般有思想的人,便知道要中国强盛,要中国能够昭雪北京城下之盟的那种大耻辱,事事非仿效外国不可。不但是物质科学要学外国,就是一切政治社会上的事,都要学外国……仿效外国改革政治,成立民主政体……这是中国政治思想上一个最大的变动”
——孙中山
请回答
(1)材料一中马嘎尔尼访华时英国正经历着怎样的经济巨变?马嘎尔尼访华的真实目的是什么?“1840年,这句话得以应验”后中国社会性质随之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分)
(2)材料二中“惊心动魄的革命”指什么?材料认为导致这场革命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革命者在向“文明世界”学习时提出了什么新方案,该方案具有怎样的进步意义?(4分)
(3)材料三中孙中山“仿效外国改革政治,成立民主政体”集中体现在什么法律文献中?其民主政体的突出特点是什么?(2分)
(4)综合上述三段材料,你认为近代中国面临着怎样的历史潮流?(1分)
(1)工业革命;打开中国市场;由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分)
(2)太平天国运动;鸦片战争(或英国人的大炮);《资政新篇》;是先进中国人首次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4分)
(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三权分立。(2分)
(4)反侵略、求民主(反帝反封建)。(1分)
题目分析:(1)从材料一中的时间1792年可以联系英国当时的社会史实作出回答,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清政府战败,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即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开始形成;(2)阅读材料二可知马克思评价的这场革命运动是太平天国运动,从材料二中的文字“推动了这次大爆发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英国用大炮强迫中国输入名叫鸦片的麻醉剂”可知,马克思认为鸦片战争爆发与英国的殖民入侵有必然的联系。太平天国向西方学习的救国方案是洪仁玕提出的《资政新篇》,首先表明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构想;(3)材料三中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都集中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之中,提出在政体上效仿美国实行“三权分立”的模式;(4)联系中国近代历史的相关史实可知,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主流是反侵略求民主。
点评:材料从对外交往的角度考查了近代中西文明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近代中国的历史既是西方殖民者试图将中国变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封建求民主反侵略求独立和解放的进程。高考对此内容的考查密度较大,难度也较深,因此在平时的学习中一定要注意总结历史进程的特点和各种革命力量和理论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