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

(22分)依据图文资料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非洲第四大河的赞比西河滚滚流到这里,在宽约1800米的峭壁上骤然翻身,形成飞流直下的5条瀑布泻入一个宽仅400米的深潭,酷似一幅垂入深渊中的巨大的窗帘,瀑布群形成的高几百米的柱状云雾,飞雾和声浪能飘送到10千米以外,声若雷鸣,云雾迷蒙。数十里外都可看到水雾在不断地升腾。那奇异的景色堪称人间一绝。而瀑布附近的“雨林”又为瀑布这一壮景平添了几分姿色。“雨林”是瀑布附近的一片长年青葱的树林

材料二:该图为赞比西河水系分布

1,依据材料分析,“雨林”的形成成因(4分)

2.依据图示,A以上河段与B以下河段河床差异明显,请描述这种差异并解释原因。(10分)

3.每年什么时期到该地区旅游为最佳时间,并说明原因。(8分)

答案

(1)①纬度低,气温高,②瀑布水气形成的潮湿小气候(4分)

(2)差异:瀑布以上河段河床宽而浅,电站大坝以下河段河床窄而深(4分)

原因:瀑布以上河段岩层坚硬(或水流速度慢),流水下切侵蚀作用相对较弱,侧蚀作用强(3分)。电站大坝以下河段水流湍急(或岩层较松软),流水下切侵蚀作用强烈。(3分)

(3)每年的12月~2月(或该地夏半年,湿季)(2分)原因:该地属于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12月~2月为湿季(2分);此时河流水量大,瀑布景观壮观(2分);湿季植被茂盛,景观美丽。(2分)

题目分析:

(1)根据瀑布所处的位置判读:“雨林”的形成成因为①纬度低,气温高,②瀑布水气形成的潮湿小气候。

(2)根据图示,A以上河段与B以下河段河床差异:瀑布以上河段河床宽而浅,电站大坝以下河段河床窄而深。原因是:瀑布以上河段岩层坚硬,流水下切侵蚀作用相对较弱,侧蚀作用强。电站大坝以下河段水流湍急,流水下切侵蚀作用强烈。

(3)根据该地的气候进行判断:每年的12月~2月,该地夏半年,湿季。原因是该地属于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12月~2月为湿季;此时河流水量大,瀑布景观壮观;湿季植被茂盛,景观美丽。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外力作用与地貌。外力作用主要通过流水、风力、冰川、海浪等改变地表形态。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有: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积成岩。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B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