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计算题

为了只用一根轻弹簧和一把刻度尺测定某滑块与水平桌面的动摩擦因数μ(设μ为定值),设计了下述实验:

第一步:如图所示,将弹簧的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使滑块紧靠弹簧将其压缩,松手后滑块在水平桌面上滑行一段距离后停止;测得弹簧压缩量d与滑块向右滑行的距离S的有关数据如下:

实验次数1234 
d/cm0.501.002.004.00
S/cm5.0219.9980.05320.10
根据以上数据可得出滑块滑行距离S与弹簧压缩量d间的关系应是_________。

第二步:为了测出弹簧的劲度系数,将滑块挂在竖直固定的弹簧下端,弹簧伸长后保持静止状态。测得弹簧伸长量为△L,滑块质量为m,则弹簧的劲度系数k=________。用测得的物理量d,s,△L表示的滑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弹簧弹性势能Ep=kx2,k为劲度系数,x为形变量)

答案

S 与d的平方成正比,mg/△L, d2/2△LS

根据实验获取的数据,可以发现的s跟的d平方之比都接近20,表明S与 d的平方成正比;当滑块吊起时,所受重力和弹簧弹力平衡,即mg=k△L,可求出k= mg/△L,根据动能定理知道,-μmgs+1\2kd2=0,把k值代入,可求得动摩擦因数μ=d2/2△LS

问答题

A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其产品成本计算采用标准成本计算系统,有关资料如下:

(1)成本计算账户设置

设置“原材料”、“产成品”、“生产成本”等存货账户,均按标准成本计价。

成本差异账户设置9个:材料价格差异、材料数量差异、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直接人工效率差异、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固定制造费用闲置能量差异、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2)费用分配和差异结转方法

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在产品直接材料成本约当产成品的系数为1;除直接材料外的其他费用陆续发生,其在产品约当产成品的系数为0.5。

成本差异采用“结转本期损益法”,在每月末结转“主营业务成本”账户。

(3)单位产品标准成本

直接材料(5千克×2元/千克)10元
直接人工(4小时×4元/小时)16元
变动制造费用(4小时×1元/小时)4元
固定制造费用(4小时×0.8元/小时)3.2元
单位产品标准成本33.2元

(4)本月生产及销售情况

生产能量20000小时
月初在产品数量500件
本月投产数量5000件
本月完工入库数量4900件
月末在产品数量600件
月初产成品数量400件
本月销售数量4600件

(5)有关成本计算的业务数据:

月初材料5000千克,本月购入原材料25000千克,实际成本55000元(已用支票支付);

本月生产领用原材料25500千克。

实际耗用工时20000小时;应付生产工人工资85000元;实际发生变动制造费用25000元;实际发生固定制造费用20000元。

要求:

计算购入原材料时所产生的材料价格差异;

多项选择题

[材料1] 中国有近13亿人口,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解决就业问题任务繁重、艰巨、紧迫。据估计,到2010年,全国劳动力总量达到8.3亿人,城镇新增劳动力供给5000万人,而劳动力就业需求岗位只能新增4000万个。因此,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就业必然成为我国的民生之本,促进就业必然成为我国的安国之策。
——摘自2004年4月26日发表的《中国的就业状况和政策》白皮书
[材料2] 困难地区、困难行业和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更为突出。2006年全国劳动力供给增量中,约有60%是农村新增劳动力,其中绝大部分需要到城镇寻找就业机会。同时,高校毕业生依然面临结构性就业难题。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500万人,至今约有100多万人没有找到工作,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
[材料3] 随着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大学生起薪水平正在下滑。2008年4月,智联招聘对职场新人展开了起薪特别调查。在为期两周的调查中,共有8000余人参与。调查显示,与3年前相比,起薪在3000元以上的高薪职位减少了1.3%,而起薪在1500元以下的职位则上升了3.4%,大学生起薪的平均值约在1600—1800元的区间。据此,有人得出“大学生身价等同于农民工”的结论。

大学生目前就业压力加大,可行的缓解思路是______。

A.调整高校学科失衡问题

B.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

C.引导毕业生树立理性择业观

D.统一用人单位的选人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