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填空题

2007年10月24日19时10分,“嫦娥一号”卫星发射成功.“嫦娥奔月”这个千古流传的神话,正在成为中国航天的现实.

请你从化学视角来见证这一伟大时刻:

(1)发射前8h开始往火箭中加注液氢和液氧.其中液氢的主要作用是______

A、作为燃料    B、支持燃料的燃烧    C、冷却发动机    D、供给卫星呼吸

(2)“嫦娥一号”成功发射后,由于火箭发射时火焰喷射产生巨大的热量可以将导流槽的水烧成水蒸气而散发,而最后要烧掉140t水.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

A、烧掉的水主要发生了化学变化    B、烧掉的水主要发生了物理变化

C、水通电可以生成氧气和氢气   D、水和水蒸气都是由水分子构成,其化学性质相同.

(3)专家揭密发射“嫦娥一号”的“长三甲”火箭燃料有毒,但其燃烧后的主要产物均无毒性,因此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发射完15min后,中心环境监测组进行监测时,监测不到任何大气污染的物质,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监测范围的是______

A、可吸入颗粒物    B、CO的含量    C、SO2的含量    D、CO2的含量.

答案

(1)火箭中加注液氧的目的是支持燃料的燃烧,应选B;

(2)水烧成水蒸气而散发当然是物理变化,A烧掉的水主要发生了化学变化是错误的;

(3)监测大气污染物,CO2不属于大气污染物,不需要检测,故选D.

故本题答案为:(1)B;(2)A;(3)D.

单项选择题
问答题 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