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 * 党从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的教训中确定的一条正确道路是 [ ]
A.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B.农村包围城市
C.确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D.创建一支军队
答案:B
阅读下面的两则材料,完成题目。
材料一:
子贡问曰:“君子见大水必观焉,何也?”
孔子曰:“夫水者,启子比德①焉。遍予而无私,似德;所及者生,似仁;其流卑下,句倨皆循其理,似义;浅者流行,深者不测,似智;其赴百仞之谷不疑,似勇……其万折必东,似意。是以君子见大水必观焉尔也。”
材料二: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②,故几于道③。居善地④,心善渊⑤,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注释:①启子比德:启发君子用来比喻自己的德行修养。②所恶:不喜欢的地方。③几于道:接近于道④善地:低下之地。⑤心善渊:心胸善于保持沉默,就像深渊一样。后面的几个“善”都是“善于”的意思。
小题1:孔子和老子都不满足于纯粹的观赏自然,而是试图沟通水之美与人类道德精神的内在联系,以探求水的社会意义和价值,并由此推衍出立身处世的道理和准则。试根据以上两则材料,比较一下当人处于逆境时,儒家和道家的处置方法有何不同。(6分)
小题2:比较孔子和老子笔下的水,你更喜欢哪一种?请简述理由。(6分)
患者,男性,65岁,3年前起中上腹部隐痛,呈间歇性,通常于饭前或饭后4~5小时发生,偶尔睡眠时发生疼痛,进食后疼痛可好转。当地医务室诊为"胃炎",服药后缓解。4天前上腹疼痛加剧,服阿托品无效,进食后不缓解,昨日解柏油样便2次,每次约100g,故来院诊治。体检:口唇略苍白,无发绀,两肺无异常,心律齐,无病理性杂音,腹软,中上腹有轻度压痛,肝脾未及,移动性浊音(-)。实验室检查:WBC5.0×109/L,Hb100g/L,尿常规(-)。
下列哪项护理措施对该病人不妥()
A.禁食
B.指导患者进食温凉、清淡流食
C.观察生命体征
D.密切观察大便颜色及量
E.便潜血阴性后可以进食营养丰富、易消化无刺激性半流食、软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