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

(10分)随着地理环境的变化,地球上的许多自然景观正在消失,人们越来越希望赶在它们消失之前再去游览一番,“末日游”悄然兴起。

马尔代夫,名字正是印地文“花环”之意,白净的沙滩、清澈的海洋、色彩丰富的珊瑚礁,多变的海底景色,赢得“地球上最后的仙境”的美誉。不过一个残酷的事实是,马尔代夫的美景全部位于低海拔,全国平均高度仅高出海面1.5米,八成的国土不高于1米。如果联合国对全球暖化下海面上升速度计算准确的话,最快一个世纪这些岛屿将被海水逐一吞噬。面对这“地球上最后的仙境”,马尔代夫成为“末日游”的主要目的地之一。马尔代夫的每个岛屿都由一个酒店经营商独立开发,所以“一岛一饭店”就成了其特有的旅游文化。大部分岛屿都主打“沙滩木屋”和“水上木屋”的旅游牌,所谓“水上木屋”就是直接建在海上的小屋,屋边有阶梯,可随时走下小屋,坐在海水中,望着白云蓝天或繁星夜空,感受重归自然的安静。

另外,马尔代夫千余个岛屿中只有200多个岛屿有人居住,其余全是无人岛,喜欢享受孤独的游客可前往这些无人荒岛寻幽探秘,体验一下自由奔放的原始风情。

分析马尔代夫成为“末日游”的主要目的地的原因。

答案

马尔代夫因其旅游资源的独特性(一道一饭店、无人岛、水木屋等)具有很高的游览价值(4分),并且因接待能力有限、全球变暖、海平面升高的威胁成为稀缺的和即将消逝的旅游资源(6分)。

题目分析: 据题分析成为“末日游”的旅游资源是随着地理环境的变化,可能消失的旅游资源,其具有很高的游览价值,而游览价值应从旅游资源的质量、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景观的地域组合状况分析。马尔代夫旅游资源具有独特性,且由于接待能力差具有稀缺性,游览价值高。由于地势低受全球变暖、海平面升高的威胁成为即将消逝的旅游资源。

点评:本题组难度不大,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加强对基础知识的把握是解答本题组的关键。

【规律技巧】旅游资源的评价技巧:

旅游资源的评价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游览价值: 游览价值是旅游资源开发的先决条件,它首先体现在旅游资源的质量上,同时要考虑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还要考虑景观的地域组合状况。

(2)市场距离 旅游地的最优吸引半径是有限的,旅游资源要接近经济发达的旅游消费市场才有利于开发。

(3)交通位置及其通达性  交通位置优越的地方有利于旅游资源的开发。

(4)地区接待能力 旅游区的活动配套设施、服务质量直接影响其接待能力,从而影响旅游资源的开发。

旅游的环境承载量 根据旅游活动的环境承载量确定旅游活动规模,是保证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措施。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