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3年8月19日,中 * * 政治局常委、国务院 * * 李克强在兰州主持召开促进西部发展和扶贫工作座谈会。
材料一 李克强表示,我国经济结构不合理突出表现在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而发展最大的回旋余地在中西部。西部大开发在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格局中具有优先位置,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也是促进社会公正的必然要求,要实行差别化的经济政策。
材料二 李克强指出,实现经济长期持续健康发展,要善于运用经济运行合理区间和宏观经济政策框架的总体思路,在稳增长、保就业下限和防通胀上限的合理区间内,坚持主线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动力是改革攻坚,着力点是调整经济结构;当经济运行滑向下限或逼近上限时,要按照既稳当前、更利长远的原则,坚持用改革的办法、调整结构的措施,统筹施策,精准发力,使经济避免大的波动,保持平稳运行。
(1)结合材料一,运用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的知识,分析我国高度重视西部大开发的原因。并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角度,说明为促进西部大开发中央应如何实行差别化的经济政策。
(2)结合材料二,分析中央实现经济长期持续健康发展相关要求的哲学依据。
(1)①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对人民负责;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是政府应尽的职能;树立政府威信,需要政府及其工作人员有良好的业绩,需要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②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自觉推动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促进西部大开发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研究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要求,不断开拓西部地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努力形成西部各族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2)①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在稳增长、保就业下限和防通胀上限的合理区间内,才能实现经济长期持续健康发展。②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当经济运行滑向下限或逼近上限时制定经济政策,必须要坚持既稳当前、更利长远的原则。③系统具有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要坚持系统优化的方法。坚持用改革的办法、调整结构的措施,统筹施策,精准发力,才能使经济避免大的波动,保持平稳运行。
本题考查我国政府的性质与职责、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事物发展的量变与质变等知识,考查学生调动运用知识分析说明问题的能力。第(1)问包括两小问,第一小问,要从我国的国家性质、政府的宗旨和原则、政府的职能及树立政府权威等方面,组织问题答案。第二小问,首先要明确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然后以此为线索,结合材料具体说明应如何实行差别化的经济政策。第(2)问,首先应仔细审读材料,弄清实现经济长期持续健康发展的要求,然后回扣教材弄清各自体现的方法论要求,再分别指出各自的哲学依据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