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实验题

某实验小组采用图示的装置探究“动能定理”即探究小车所受的合外力做功与小车动能的变化之间的关系。实验中,小车碰到制动装置时,钩码尚未到达地面。

(1)为了把细绳对小车的拉力视为小车的合外力,要完成的一个重要步骤是

__________________;

(2)为使图示中钩码的总重力大小视为细绳的拉力大小,须满足的条件是钩码的总质量________小车的总质量(填“大于”、“小于”、“远大于”或“远小于”)。

答案

(1)平衡摩擦力   (2)远小于

选择题
问答题

以下是甲、乙两同学对有关镁与盐酸反应的系列研究:

研究一:镁与盐酸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以及反应速率的变化:

(1)实验时需将镁条进行打磨,其目的是______.

(2)反应中试管外壁发烫,说明镁与稀盐酸反应是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实验测得镁片产生气体的速率(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则t1~t2时间内反应速率逐渐加快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研究二:反应后所得溶液的酸碱性探究

【发现问题】(1)反应后甲同学用pH试纸测定试管中溶液的酸碱性,发现pH小于7,说明甲同学所得溶液呈______性,(选填“酸”“碱”或“中”).

(2)反应后乙同学的试管中镁条有剩余,向试液中滴入两滴酚酞溶液,振荡显红色,说明乙同学所得溶液呈______性.

【查阅资料】(1)镁能与热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氢气;

(2)冷水中氢氧化镁难溶于水,其溶解能力随温度升高而升高.

【提出猜想】甲同学:猜想Ⅰ:稀盐酸过量,使溶液pH小于7;

猜想Ⅱ:氯化镁溶液pH小于7.

乙同学:猜想Ⅰ:氯化镁溶液使酚酞变红色;

猜想Ⅱ:温度升高后镁与水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镁使酚酞变红色.

【实践与思考】为验证猜想,甲、乙两同学均需测定______溶液的酸碱性,实验表明该溶液显弱酸性.

乙同学为完成猜想Ⅱ,在滴有两滴酚酞的热水中放入一段打磨过的镁条,观察到溶液很快变为红色,同时还观察到镁条表面有气体生成.请你写出镁与水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

【结论】镁与稀盐酸反应,镁反应完全后所得溶液显酸性;镁与稀盐酸反应,镁过量时所得溶液显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