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题

(26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 “以下几个因素可以解释这一悲惨结果。首先,中国幅员辽阔,这使得中国内地许多年来未受到与西方交往的影响。内地相当于一个巨大的贮藏所,几十年来注重的文官候选人一直是从那里产生。他们组成的官僚阶层由知识分子构成;而这些知识分子专心于儒家经典著作,因而,他们更强调的是伦理原则,而不是手工技艺或战争技术。

其次,这一统治阶级因以下事实而进一步受到约束:除佛教外,中国没有或几乎没有借用国外东西的传统。因此也就毫不奇怪,尽管19世纪后半叶中国的确发生了变化,但它的变化速度远远落后于对西方做出反应的其他国家。

最后,年轻的受过西方教育的中国人也应负部分责任。他们中的一些人虽然在民国初期起了主要作用,但他们却试图在中国建立一些与他们从国外尤其是从美国观察到的制度完全一样的制度。他们所建立的制度自然对中国人民毫无意义,很快就在中国的政治现实面前土崩瓦解。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据材料概括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6分)。

(2)请结合史实举两例说明“19世纪后半叶中国的确发生了变化”。(8分)

(3)结合史实简述近代中国是如何建立起“从美国观察到的制度完全一样的制度”?(4分)并概括近现代史上中共是如何从“照搬别国道路”到“走自己的路”。(8分)

答案

(1)原因:①产生于中国内地的知识分子知识单一,不懂科技和战争。②统治阶级不愿也不善于学习西方先进的制度。③年轻的革命者照搬别国制度,脱离国情。(每点2分,共6分)

(2)例1:洋务运动(2分),引入西方技术改变传统生产方式(2分);

例2:戊戌变法(2分),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改变君主专制(2分);

例3:社会结构变化,出现了买办阶层;

例4:经济结构变化,传统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例5:社会生活变化,西方衣食住行和娱乐方式传入;

例6:思想文化变化,西学东渐。

……

(任举两例,每例2分,每个说明2分,共8分。若所举两例局限于一个方面的,只按一例得分;每个说明与事例没有逻辑关系的,只得事例的2分,说明部分不得分)

(3)简述:建立中华民国,确立民主共和制;颁布《临时约法》,实行三权分立;(4分)

革命时代:“走俄国人的路”:在大城市举行工人运动、武装起义;(2分)

“走自己的路”:把农民纳入中国革命队伍;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 * * ;新民主主义革命。(任答一点得2分,其他言之成理的均可酌情给分。)

社会主义建设时代:1978年以前,照搬斯大林模式。1978年以后,实行改革开放,开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4分)(若只是列举具体史实,例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事件不给分,其他言之成理的均可酌情给分。)

题目分析: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依据材料,归纳概括信息的能力,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可以梳理材料叙述角度,可知三段材料分别从儒家文化的影响力、统治阶级接受外来文化的历史、辛亥革命理论主张同中国国情的关系角度分析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厘清材料逻辑及关键词予以提炼概括表述即可。

第(2)问,主要考查学生对已学知识的准确运用,“19世纪后半叶中国的确发生了变化”结合语境可知所指为面对西方冲击中国的应变行为,也即为向西方学习,联系19世纪后半期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相关史实及由此而产生的相关变化予以罗列并简要分析即可。

第(3)问,主要考查学生分析与理解的能力,第一小问建立起“从美国观察到的制度完全一样的制度”,也即辛亥革命并建立民主共和的历程及相关史实,联系相关知识予以罗列即可;第二小问中共是如何从“照搬别国道路”到“走自己的路”,联系中共成熟历程中,对国情认识日益走向深刻,及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过程中的相关史实予以罗列并简要分析即可。

单项选择题
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