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海峡两岸实现直航,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 下图是台湾海峡两地及其月均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1)泉州和基隆同为海港城市,气候有很多相似之处如夏季都高温多雨,请再写出一条共同特征,并结合下图分析基隆冬季多雨的原因(6分)
材料二:2013年9月4日,基隆电视台新闻报道:在倾盆大雨中,一块巨型大石突然“从天而降”,险些砸中正在公路上行驶上的车辆。巨石并非“天外来石”,而是由于台风频繁过境引起岛内各地连日暴雨,造成当地山坡土质松动,不少大石从山上滚落,危及山下民居及交通要道。
(2)结合上图和材料二分析此次地质灾害的成因(6分)
(3)对比写出台湾西海岸和福建东海岸河流水系异同各一项(4分)
(4)台湾岛铁路主要分布在沿海并呈环状,主要形成原因:自然原因 (2分)经济原因 (2分)
(5)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沿海地区乡镇企业发展迅速,分析其发展的有利条件(6分)
材料三: 2008年福建永定土楼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土楼是客家人自卫防御的坚固楼堡,土楼用土石夯筑,不用钢筋水泥,但牢固如石。大门是用十厘米厚的杂木制成,外钉铁板。圆形土楼一、二层不开窗户,有双层的外层开窗。土楼最高层处设有瞭望台,除防范外.还有防火、防震、防兽和通风采光等作用。冬暖夏凉。
(6)土楼属于 旅游资源,具有很高的 价值、 价值和科学价值,合理开发后又可以产生一定的经济价值(6分)
(32分)
(1)特征:降水季节变化大,雨季较长(2分)
原因:盛行东北风,从海上携带大量水汽(登陆风水汽充足)(2分);因山地抬升,故多(地形)雨。(2分)
(2)地处山区山高坡陡;地壳活跃;台风过境,降水量大且集中;岩石破碎,土质松动。(每点2分,任答3点共6分)
(3)同:河流短小;流域面积小(2分)
不同:流向不同:台湾自东向西;福建自西向东(2分)
(4)自然因素:台湾岛中间高四周低,中央山脉非常陡峭,不易修建交通设施(2分)
经济因素:沿海地区城市众多,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对交通的需求量大,(2分);(便于发展外向型经济)。
(5) ①区位:临近港澳台;②交通:海运便利;③政策:改革开放政策享受早;④劳动力:与发达地区相比劳动力廉价;⑤全国最大的侨乡优势;⑥我国巨大的市场需求;⑦产业结构调整,吸引了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迁入。(每点2分,写出3点即可,)
(6)人文 ;历史文化;美学(每点2分)
题目分析:
(1)泉州和基隆同为海港城市,都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有很多相似之处,如夏季都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降水季节变化大,雨季较长等,而基隆冬季盛行东北风,从海上携带大量水汽,加之山地抬升,易形成地形雨,故基隆冬季多雨。
(2)从等高线地形图可以看出该地地处山区,山高坡陡,台湾岛地处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岩石破碎,台风过境时,连日暴雨,降水量大且集中,土质松动,巨石从山上滚落下来,形成灾害。
(3)台湾岛面积较小,山地约占三分之二,西海岸河流流程短小,流域面积较小,福建东海岸山地距离海岸较近,河流流程短小,流域面积不大,最终两地区的河流都注入台湾海峡,不同的是台湾西部河流自东向西流,而福建东海岸的河流自西向东流。
(4)台湾岛中间高四周低,中央山脉非常陡峭,不易修建铁路等交通设施,加之台湾省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地势地平的沿海地区,沿海对交通的需求量大,所以台湾岛铁路主要分布在沿海围绕岛屿呈环状分布,同时分布在沿海也有利于对外交流和联系。
(5)福建省沿海地区海运便利,对外联系方便,临近港澳台,全国最大的侨乡有利于吸引外资,改革开放政策享受较早,与发达地区相比该地劳动力丰富且廉价,又背靠我国巨大的市场,改革开放巧遇国际产业转移,吸引了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迁入,所以改革开放以来,福建沿海地区乡镇企业迅速发展。
(6)土楼土楼是客家人自卫防御的坚固楼堡,是人文建筑,属于人文旅游资源,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美学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旅游资源合理开发后又可以产生一定的经济价值。